全媒体记者 李珊
“以前每天送餐,电动车要充两次电,现在一天充一次就够了,即便是冬天,续航也很稳定!”外卖员刘师傅的感叹,道出了山东康洋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洋电源”)铅锂电池的独特优势。
作为国内首创的新型电池,康洋电源铅锂电池实现了多重突破:充电时间从传统8小时压缩至2小时,使用寿命延长50%,既保有铅酸电池的安全稳定,又兼具锂电池的恒动力持久,即便在零下30℃极端环境,放电效率仍能保持70%以上。
坐落在五莲县高泽街道的康洋电源,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电动车蓄电池、充电器及控制器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近日,记者走进其极板生产车间,连铸连轧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机械臂精准完成铅带、冲网、连涂、固化等工序,这里既是制造现场,也是技术创新前沿阵地。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生产电池,而是重新定义电池。”技术总工夏波德介绍,高能铅锂电池充电速度比普通电池快60%,充放电转化率高达96%,电量剩50%也不会降速,“这是我们一点点‘啃’出来的成果。”
2021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康洋电源研发中心灯火通明,技术团队攻坚双导晶锂材料速充技术最后难关,夏波德与同事已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当时尝试了12种高分子材料配方,”他回忆,“当测试仪显示充电效率达100%时,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
这项核心技术借助高分子蜂巢电子传输结构,实现“安全高效、超耐低温、超强续航、恒动力”四大突破。“既保住铅酸电池的安全性,又能达到锂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真正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夏波德说。
为保持技术领先,康洋电源持续加码研发: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以上投入研发,与济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物构所、清华大学等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南京工业大学朱承飞教授等3个博士团队,培养30余名高技术研发人员;鼓励内部创新,团队每年完成“五小”创新项目1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截至目前,康洋电源已获纳米胶体电池、耐低温电池等32项专利,攻克“轻量化高能量蓄电池”等50余项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打造出铅锂电池、小密电池、大密电池等全品类产品,覆盖12个大类、33个系列、400多个规格,广泛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通信基站和储能电站等领域。
技术升级的同时,生产端变革同样亮眼。2023年,康洋电源投资3000余万元,启动铅酸蓄电池连铸连轧生产线项目,2024年7月竣工投产。这条国内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集成铅带自动生产线、密闭真空和膏机、高温密闭固化干燥室等设备,不仅让极板产能翻番、生产效率提升一倍,还节省60%劳动力,能耗降低30%。 “以前传统工艺熔铅温度要500℃到600℃,现在只要327℃到350℃,铅利用率从不到90%提升到97%以上,还无铅烟铅尘排放。”该公司副总经理冯伟介绍,“产能提高50%的同时,成本大幅下降,真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生产。”
技术升级带来的产品优势,迅速赢得市场认可。随着电池容量提升19%、灭灯时长延长34%,再加上“一年换新+18个月质保”的服务体系,康洋电源成为外卖、物流等行业用户首选。如今,其电池年产量突破120万只,销售额达2.2亿元。
近二十年深耕,康洋电源收获颇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获评“山东省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单位;更牵头起草铅锂电池行业标准,推动行业技术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全国一级服务商大会上,公司董事长冯启勇立下新目标:“我们要做中国电池界的‘胖东来’!”这句话赢得现场400多位服务商热烈掌声———“胖东来”代表极致产品与服务,康洋电源正全力向此迈进。
高泽街道一级主任科员田文君表示:“康洋电源的成长壮大,是街道践行‘我为企业解难题、找市场、优环境’活动的生动缩影。今年我们坚持精准包联、精准对接、精准保障,争做服务企业‘店小二’,就是为了让优质企业能心无旁骛搞创新、谋发展,在高泽这片沃土上不断做大做强。”
政府的“阳光雨露”,滋养企业茁壮成长。2025年,康洋电源订单同比增长30%。从小镇走向全国,从制造迈向智造,康洋电源正以专注与创新,为电池行业树立新的品质标杆和服务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