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据西班牙知华讲堂网站11月22日报道,几周前,中国公布了一项新的技术规划,描绘了该国未来的交通蓝图。这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组织2000多名专家编制完成,规划了直至2040年的目标。其主要目标是,到2040年,新售乘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即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比例达到85%以上。这一前景将使电动驱动成为常态,汽油退居次要角色。新规划反映了中国旨在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向可持续和高科技转型的决心。
据报道,与2016年和2020年的先前版本相比,3.0版路线图以更广阔的视野提高了技术目标。根据该路线图,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5到15年内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这不仅意味着有更多电动汽车行驶在道路上,还意味着基础设施和创新的飞跃。中国预计,到2028年,汽车行业的碳排放将达到峰值,然后到2040年下降60%以上,其基础是大规模电动化和效率提升。预计中国将形成一个智能通信生态系统,其中汽车、道路和数字云将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巩固一个“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的交通系统。
该路线图赋予氢燃料电池技术以战略地位,特别是在重型车辆运输领域。目前,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为2.5万辆,建成加氢站560多座,这是该领域全球最广泛的网络,约占全球加氢站数量的40%。新规划旨在扩大这一细分市场,204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超过400万辆。
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一飞跃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中国品牌依托国内强大的供应链和规模经济,以具有价格和技术竞争力的电动汽车成功征服了国际市场。中国汇聚了全球约70%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和超过一半的智能网联汽车专利,这清晰地表明了其创新实力。所有这些都强化了3.0版路线图的明确目标,即中国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
在中国国内市场,变革效应已然显现。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工业,庞大的国内市场是其试验基地和商业跳板。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200万辆,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报道称,可以断言,3.0版路线图既是一项技术规划,也是一份地缘战略意图声明。中国不仅寻求使其庞大的汽车保有量脱碳并缓解城市污染,还意图按照其利益重塑全球汽车产业。面向2040年的愿景结合了环境可持续性(减少排放、更多清洁能源)与产业自主权(掌握专利、标准和关键供应链)。(编译/韩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