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聊城:村村有好戏,年味解乡愁

2024-01-29 09:05:28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乔姝

  春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节日,“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深的乡情,最浓的乡愁。2024春节前夕,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拉开了新春佳节的序幕。

  走在聊城市的村口巷尾,大集热闹、村歌嘹亮、宴席丰盛、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村村有好戏”的喜庆氛围,发出“回村过大年”的温情召唤。

  乡韵,在烟火喧腾的年集街头

  俗话说:“进了腊月门,年味铺满集。”赶大集、办年货,是春节前必不可少的仪式感,烟火喧腾的年集街头,也深藏着魅力无穷的民俗乡韵。

  闫寺呱嗒、菩提豆腐、芝麻烧饼、新鲜面条菜……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凤凰集新村的大集上,当地特色美食五花八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凤凰集美食很多,早餐就有十几种。”凤凰集新村党总支书记解长成热情介绍,“春节来凤凰集,把张氏的挂面、许氏的花生、石磨现磨的新鲜玉米面带回家,尝尝原生态的健康美味。”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每逢农历的五日、十日,是道口铺大集开集的日子。行走在大集上,新鲜果蔬、卤肉熟食、一尺多长的馓子、色泽金黄的油炸糕,还有大红的福字、鲜艳靓丽的新衣……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不仅有十里八乡的村民赶集购物,也有周边冠县等乡镇的商户前来售卖,大集成为烟火气最为浓厚的地方。

  道口铺大集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不仅有东昌木版年画、东昌毛笔、鲁锦等非遗展示,舞龙舞狮、花竿舞、竹马舞、秧歌等民俗活动也是十分丰富,还有风味名吃道口铺炖鸽更是声名远播。据了解,道口铺街道现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3项,市级9项,是远近闻名的非遗文化小镇。

  在道口铺大集道路两旁,20米长的春联延展开来,书法家挥毫泼墨,正把吉祥的新年祝愿挥洒其间。大集深处铺开的红色绒布上,民间沙书艺术家魏翌海用盐和小米写成沙书“回道口铺过大年”,据他介绍,盐代表白银,小米代表黄金,两侧各写一个福,代表着福气临门。“有意义,美观大气。”

  依托道口铺的非遗文化,2023年初,这里就提出了非遗+文旅的发展规划,打造出一条特色非遗旅游线路。聊城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党工委书记袁虎成表示:“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道口铺街道将举行非遗大集展演,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今年春节,欢迎大家来道口铺品地道美食、逛非遗年集。”

  乡味,是历久弥新的舌尖记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对故乡的记忆,烙印在舌尖味蕾,经久难忘,成为一抹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到茌平游贾寨何处就餐?品二八坐上席这方传膳。”走进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海二八宴大院,院里烟气升腾、香味弥漫,蒸、煮、炒、熘,乡间大厨在露天的厨房紧张地忙碌着,硕大的蒸笼盖一打开,蒸方肉、蒸丸子在海碗中盛得满而有尖,淋上一勺热汤,紧接着,丰盛的菜肴便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登上了八仙桌。

  “海二八”酒席的菜肴以量多著称。碗口七寸,称之海碗,“海二”即两个海碗,俗称“大件”;“二八”即两个八碗,包括八碗伴酒菜、八碗下饭菜;加上八个茶肴,每个大件再配以四个甜咸相宜的“铃铛菜”,总共34道佳肴。

  “海二”讲究的是丰盛,或鸡、或鱼、或肉块、或清汆丸子。“二八”中前一个“八”讲究味美,要四甜四咸,甜咸菜都要荤素各二,甜的要做成“溜溜”或拔丝,咸的要做好色彩搭配和味道调剂;后一个“八”讲究实惠,要有菜有汤,能吃能喝,热热乎乎,吃得舒坦服贴。“铃铛菜”中,苹果、梨、姜、山楂挂上熬制好的“琉璃”,晶莹剔透,酸甜可口。

  流传数百年的海二八宴席是乡间高规格酒席的代名词,如今已成为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老人祝寿、婚姻落帖等喜庆的大事之外,这口地道的家乡味儿,也成了不少人期盼了一整年的年夜饭之选。

  贾寨镇后村小王庄海二八宴厨师贾喜安介绍,腊八刚过,2024春节期间的宴席已经定出20多桌,最多的一家人订了7桌。“回村过大年,海二八宴等着你!”

  乡情,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是维系乡情的精神根脉。手工艺作为乡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维系乡村生活的文化力量。

  葫芦寓意“福禄”,带着吉祥美好的寓意,成为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符号。春节期间,葫芦制品也成了大家争相购买的抢手货。位于鲁西平原腹地的聊城市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当地人因地制宜,以葫芦为原材料制作工艺品,让聊城东昌葫芦远销全国各地。

  目前东昌府区的葫芦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年综合效益16亿元,“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的集散效应日益凸显。其中,堂邑镇路庄新村被誉为“中华葫芦第一村”,已有300多年的葫芦种植历史。在这里,百姓种植、加工葫芦,95%以上的人都在做葫芦生意。

  天鹅、人像、笔筒、花瓶、摆件……在堂邑镇路庄新村范制葫芦种植基地的大棚里,摆满了形态各异的葫芦制品。

  “范制葫芦就是把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中,随着葫芦长大逐渐填满范模空间,葫芦木质化后取出。形状图文尽如人意,宛若斧削刀刻,天然与人工浑然一体。”讲解员路女士表示,基地里有方形、盆形、花瓶形、人像等300多种模具,套模后会根据葫芦生长情况不断对模具进行调整。

  据了解,堂邑镇与国内范制葫芦种植专家黄全华合作,引进东昌府区高端范制葫芦种植基地项目,2023年共种植1.5万棵葫芦苗,预计可收获3万个范制葫芦,产值达3000多万元。

  在聊城市冠县柳林镇大杨庄村共富小院中,“有碗面”和“有点甜”两家共富工坊格外引人注目。

  “有碗面”工坊门口,李冬梅正把自己手工做的空心挂面挂在两米多高的杆子上晾晒。“空心挂面的制作方法是跟村里老一辈人学的,虽然纯手工产量不太高,但是口感很好,乡邻们都很喜欢。”李冬梅边说边拿起手边一捆挂面,面条中间空心的孔隙清晰可辨,细如发丝的面条,5根可同时穿过一个针孔。

  走进“有点甜”工坊的大门,40岁出头的杨延友和他的叔叔正在手工制作螺丝糖。一张大案板,一个冷却台,一个加热炉就是工作间。白砂糖、麦芽糖和薄荷混合而成的糖浆成型后,趁未完全冷却揉搓成均匀的长条,在特制的模具中压制成葫芦状,待冷却后在铁皮簸箕上上下颠簸,就分成了一块块螺丝糖。

  杨延友介绍,螺丝糖也叫锭子葫芦糖,这项技艺在自家已经传承了三代,他也已经做了25年之久。在如今五彩缤纷的糖果市场,用传统方法纯手工制作糖果的技艺显得弥足珍贵,“无添加”“小时候的味道”就是手工制糖技艺的招牌。“我的愿望就是将这个味道一直延续下去。”杨延友表示。

  含上一块薄荷味的螺丝糖,久违的清新甘甜气息瞬间弥漫,像是期盼中的年味,也像是甜蜜的乡愁。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枣庄山亭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0
 
 
 
 
推荐资讯
胶州:养老服务站守护“夕阳红”
胶州:养老服务站守护
“美丽经济”冬日红
“美丽经济”冬日红
2024,从一场仪式感满满的冬游开启
2024,从一场仪式感满
单县:乐享冬日“莓”好时光
单县:乐享冬日“莓”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