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文婷
通讯员 李德伟 周冰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点。潍坊,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有站稳“千亿大关”的蔬菜之乡寿光,有被称为“中国铝业之都”的临朐,有“智能+制造”“低空+应急”等新业态加速呈现的高密……县域经济基础厚实、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是潍坊发展的坚实底气。
以县域之强推动潍坊之强。潍坊在全省率先出台《潍坊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突出经济强县引领、特色强县示范、优势错位发展、特殊类型县振兴四项重点任务,以及产业升级、科创跃升、绿色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民营经济育强、改革开放攻坚、资源要素保障七大行动,进一步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动力。
寿光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奎文区、临朐县入选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试点。县域经济的稳步上升,折射出潍坊强大的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的一处大棚里,有一位新上岗的“特殊职工”——机器狗,它搭载的摄像头、环境采集传感器和内置的AI算法,可对大棚里的番茄进行全身“CT扫描”,并实时回传相关数据。在这个大棚里,各种农业“黑科技”云集,比传统大棚节约劳动力40%,亩产效益提高30%。
如今,“崔西一品”西红柿卖出了草莓的价格,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崔岭西村党支部领办的众旺果蔬合作社年出口包括西红柿在内的蔬菜2万吨、交易额突破1亿元,带动周边十几个村的蔬菜销售。
在潍坊各县市区,农业已不单纯是农业。潍坊已培育形成了蔬菜、畜禽、花卉、农机等4个千亿级和粮食、瓜果、种业等10个百亿级全产业链。科技的犁铧,在这里打造形成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饭”等多条全产业链。
在位于诸城市的得利斯集团产品展示厅内,黑猪肉爆汁烤肠、水煮肉片、红烧肉等产品琳琅满目。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得利斯集团在潍坊形成了从畜禽养殖到最终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依托得利斯产业体系平台,周边配套建立起生猪产销合作社、标准化养猪场,带动20万户农户每年增收6亿元。”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思敏表示。
看潍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止要看科技、产业,更要看其全产业链背后的“共富密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此,潍坊县域经济有自己的“解法”。
作为农业产业化发源地,潍坊各县市区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新图景,正跃然于潍坊广袤的沃野之上、山乡之间。
青州市获评省现代农业强县,诸城市、昌邑市获评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寿光市获评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临朐县获评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各县市区正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以县域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实现新飞跃。
工业发展“新潮”涌动
在高密,十万产业工人参与技能大比武,赛出自信图强的精气神和精益求精的“金刚钻”;高端装备、高档家纺两个优势产业集群为城市厚植制造业根基,安防用品、高端化工、智能制造、医药健康、食品加工、临港物流架起城市产业布局的“四梁八柱”。高密制造业强企方阵持续壮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城市经济能级不断提升。
在安丘,科创活力如大潮涌动,不少企业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山东蓝想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导产品消雾节水冷却塔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潍坊市精华粉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超细粉体工程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设备供应商;山东盛宝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溴素提取设备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一批带有浓厚科创元素的企业正在快速成长,“冠军”企业云集。
在临朐县,高端铝型材、新材料、高端食品、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块状经济”特色。
潍坊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有链强链、无链建链、短链延链,链上企业携手奋进,在一次次管理升级和技术突破中,产业大船驶向制造业新蓝海。
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潍坊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各县域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区位特点,分类施策打造主导产业链,发展起独属于自己的“拿手绝活”:青州市入选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高密市获评省工业强县,寿光市特色原料药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潍坊各县市区不约而同地完成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使一批企业完成生产线自动化、智能仓储、智能物流等升级改造,带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
以创新为引领,立足重塑行业发展生态,用战略眼光布局谋划未来,各县市区重点发展动力装备、高端化工、汽车制造、高端铝材、现代医药等产业链,重点培育工业母机、磁技术、新型储能产业链,进一步抢占产业制高点。
多方协同形成合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力量磅礴。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
淹子岭是临朐县西南边陲的一个山村,海拔876米,过去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山村,如今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春来赏花,秋来采果。眼下正是万亩桃花盛开的季节,记者在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看到,山上花团锦簇,山下碧波粼粼,湖光山色,胜似江南。40多个网红打卡景点星罗棋布,前来爬山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借力全市打造“齐鲁天路”最美自驾游品牌契机,统筹31个村的资源,以“嵩山1号大道”为突破口,打造一村一品休闲农业,串珠成链景观相连,建设房车露营基地,开辟峡谷漂流项目,发展特色餐饮和民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风景路、乡村振兴致富路。
一条“齐鲁天路”,横亘潍坊南部山区,主线全长200余公里,跨安丘、临朐、青州三市县,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因子”。去年,“齐鲁天路”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地方范例,获评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示范。
工农业“双强”的潍坊,在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上独树一帜,用一个个生动的消费新图景,串联起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在奎文区,一场赋能城市发展新活力的更新行动正稳步推进。去年,奎文区入选省级城市更新创新案例。
踏入奎文门文化美食街,青石板路平坦整洁,街边的集装箱店铺各具特色。原本墙皮斑驳的老居民区,摇身一变成了潍坊潮流打卡地。潍坊泰华城商业街主管张圣杰告诉记者:“升级以后,我们整体街区日均客流量达到了10万人以上,顾客购物体验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消费持续性增长。”
潍坊县域经济正在越变越“年轻”,广袤田野间徐徐铺展开一幅文旅融合的绚丽画卷。
县域繁荣,全域才能强壮。潍坊正推动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县域发展生动场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