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提效率、提效益,项目上新、产业焕新,经营管理好、品牌质量好。今年4月,《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双提双新双好”活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培植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路径清晰、方向明确。今起,本报开设“聚焦‘双提双新双好’”专栏,深入一线调研采访,及时呈现“双提双新双好”活动的新亮点、好经验,持续营造全力以赴“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胡文
在全市深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双提双新双好”活动,大力实施绿色制造提升行动的背景下,淄博锚定培育40家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推动重点领域能效标杆产能占比提升至35%等目标,全力打造工业绿色发展新高地。如今,绿色制造已从产业发展的“选择题”转变为“必答题”,而淄博正以全链条创新实践,为工业低碳转型破题。
5月19日,走进山东永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聚科技),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智能化设备井然有序,中央真空吸料设备高效运转。永聚科技安全总监李鸽说:“我们的中央真空吸料设备,是替代传统投料装置的‘功臣’,每年能节电1.2万度。”
永聚科技,这家今年新晋的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极具典范意义。永聚科技总经理助理赵静介绍,鉴于医药生产行业标准的严苛,企业在供应链协同中,格外重视绿色采购,全力构建全流程供应商管理体系。
在绿色采购方面,永聚科技设立专业机构,制定严格的环保采购标准,将环境责任作为合作准入的首要条件。同时,通过定期审核与分级管理机制,对高风险供应商强化督导,对低风险供应商动态跟踪。在全面把控供应商环境表现的基础上,积极为供应商提供常态化培训,助其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在此过程中,永聚科技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造了一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绿色生态链,成功实现了环境效益与产业发展双赢。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永聚科技在深化绿色制造内涵方面同样不遗余力。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技改工程,借助设备互联、工艺优化与MES系统集成,降低产品不良率,提升材料利用率,减少固废产生量;搭建固废管理、能耗监测、供应商管理等系统平台,实现能耗预警、固废追踪、绩效评估,形成全生命周期环境足迹闭环管理,为减碳和绿色供应链优化提供智慧支持。这一系列实践,生动诠释了绿色供应链与绿色制造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紧密关系。
如果说绿色供应链是串联产业生态的“经脉”,那么绿色工厂就是支撑工业绿色转型的“骨骼”与“血肉”。2025年,淄博蓝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帆科技)、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元新材料)和山东尚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正新材料),成功入选市级绿色工厂,它们以各自方式,在绿色制造领域持续突破。
在水资源利用上,这些绿色工厂形成了从“节流”到“开源”的完整逻辑链条。蓝帆科技经理刘统毅介绍,企业采用“超滤——反渗透”中水回用工艺,将80%的生产废水净化后重新投入生产,年回用量高达16万吨。在企业工作多年的生产部负责人吴晓光对此感触颇深:“以前,废水处理后基本就排放了,现在经过这套系统,大部分都能循环使用,不仅节省了成本,还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
作为国内聚醚胺生产领域的创新先锋,尚正新材料总经理马德强介绍:“公司安装了不同型号的浓水回收装置,经过专用膜分离进入回收水箱重复利用。中水制取借助纯化装置,经一级反渗透过滤生产一级浓水并集中回收,再通过二级反渗透处理,最终得到满足工艺需求的纯水,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厂区灌溉,每天节约原水可达150吨。”
技术改造同样是绿色工厂实现质效跃升的关键。陶瓷行业常被视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但硅元新材料却走出了一条低能耗的道路。2022年,公司投入130余万元建设智能生产车间,设备工程师田文涛介绍:“我们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运行设备情况、能耗情况、环保数据在电子屏幕上可一目了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降低10%以上的生产能耗。”
在蓝帆科技丁腈手套生产线上,金属手模的小范围实验应用带来革命性改变,生产1000只手套可减少煤炭消耗2.3千克,节能率达20%;尚正新材料的“MXDA催化加氢法制备1,3-BAC关键技术”通过专家评审,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技术革新,标志着淄博的绿色工厂正在从“被动环保”迈向“主动创绿”的新阶段。
智慧化平台的深度应用,为绿色工厂注入了数字化的“智慧大脑”。在尚正新材料的中控室,巨大的显示屏上,DCS集中控制系统正有条不紊地运行,实时监控着各项数据。工作人员手持对讲机,就能轻松实现部门间的协同运作。硅元新材料为实时监测窑炉氮氧化物等有害废气排放量、排放浓度指标,采用了针对窑炉尾气环保治理的SCR系统。该系统由SCR脱硝反应系统与电气系统组成,可对有害气体进行反应分解处理,有效降低污染。这些智慧化实践,有力推动了工业生产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迈进。
在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上,桓台马桥化工产业园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今年5月入选市级绿色工业园区。园区内,纵横交错的管廊架起工业共生网络,这里拥有3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市级绿色工厂。园区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起完备的循环经济体系。严格把控项目准入关,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原则,精心引导资源能源在产业间合理流动。
桓台马桥化工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颂德介绍,园区已形成聚烯烃、聚氨酯、聚酰胺、纸业制造四条特色产业链,实现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100%,绿色化覆盖率达32.32%。同时,园区内绿色制造体系也不断完善,借助政策支持,培育了多家绿色制造企业。
我市以绿为笔,精心绘制工业低碳发展新画卷,持续推动绿色制造全链条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绿色产业发展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制造单位涵盖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其中绿色工厂作为核心,是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关键支撑。下一步,淄博将聚焦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展精准化绿色诊断服务、扩容金融支持绿色项目库三大方向持续发力,在绿色制造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