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高新区顾官屯镇兴隆村的蟹多多森系赶海乐园里热闹非凡。济南游客秦娜娜正带着孩子在溪水中捞鱼捉蟹,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我们利用2处闲置宅基地和30亩林地,投资60万元打造了赶海乐园。既解决了破旧民宅影响村容的问题,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李尚龙告诉记者。
兴隆村的蜕变是聊城高新区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缩影。该区以“拆旧+补绿”为核心思路,按照“宅权不变、绿化净化、百姓受益”原则,鼓励村民规划房前屋后边角地,累计清理空闲宅基地1140亩,因地制宜建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126处,用“小切口”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为推动整治工作常态长效,聊城高新区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集中治理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先后制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治理行动落实方案》《荒芜庭院和残垣断壁综合整治利用实施方案》等多项制度,配套“和美高新”积分制与月度排名奖励制度,让治理过程有规可依、成效保持有章可循,推动整治工作从集中攻坚转向常态长效。
在坑塘治理中,聊城高新区创新实行“村长+塘长”模式,形成整治合力。在许营镇曹庄村,曹庄农家院门口是一处坑塘,现在已经变成了垂钓池,前来农家院吃饭的顾客在此可以钓鱼、散步。截至目前,聊城高新区已对62个村的134处坑塘彻底清理,明确管护标准与责任,重新签订发包合同,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84万元。
聊城高新区党工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德周表示,为确保整治成效落地,该区探索“暗访督导+跟踪整改+考核奖励”全链条工作模式,每日随机巡查,每周依据问题整改情况排名,累计向乡镇和村庄兑现奖补资金230余万元。如今,聊城高新区农村环境大幅改善,从网红赶海乐园到花果飘香的村庄,从清澈坑塘到整洁庭院,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攀升。(大众日报记者 高田 通讯员 张继祥 李冉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