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映衬下,夏日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雄伟壮观。偌大的停机坪上,一架来自莫斯科、载有11吨帝王蟹的航班刚刚落地卸货,一架飞往韩国首尔的客运航班接续腾空而起……当前,正值暑运高峰,青岛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到630架次,平均每小时超过20架次航班从这里呼啸起降,每分钟近50名旅客在这里顺畅抵离,“客货两旺”的繁忙图景,让这座现代化国际机场涌动着澎湃的活力。
2025年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迎来转场四周年。
四年来,青岛机场集团锚定“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国际枢纽机场”的目标愿景,深度融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和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局,为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更好发挥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注入了澎湃动能,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作为全国最新一批投用、省内唯一运营的4F级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自转场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给民航造成的多维度冲击,锚定“双一流”战略不动摇,加快向运行保障与市场经营并重的现代国企转型发展。2024年,累计完成运输航班19.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61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7.9万吨,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13%、22%、7%,三大生产运营数据均创青岛机场开航以来历史新高。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具有承上启下、转段进阶的重要意义。为给“十五五”顺利开局打牢坚实基础,青岛机场集团确定了“市场牵引、创新赋能、服务提质、保障增效、运行安全”工作目标和“八化四环节”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果落地,取得了明显成效。上半年完成航班起降9.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260万人次。其中,国际(地区)客运量同比增长23%,达156万人次,日韩航班和客运总量稳居全国第三位,青岛—首尔快线频次高居全国第一。
市场活力持续激发,转型高质量发展势猛力足
夏日青岛,海风醉人,热潮涌动。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之夏”艺术灯会等重大活动轮番登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坐飞机来“打卡”体验这座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机场已然成为城市对外开放的“空中门户”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集聚的重要枢纽。
为助力广大旅客便捷高效往返青岛,青岛机场集团扎实稳步推进枢纽建设。今年上半年,“双枢纽”共建机场总数增至16家,加密广州、哈尔滨、深圳、重庆等快线运力,扩增国内中转合作机场至40家,扩容国际通程航班覆盖范围至伦敦、悉尼、墨尔本,中转旅客占比突破10%,达到国内同类机场先进水平。从长治经青岛中转去深圳的王先生表示,“值机、行李都不需要担心,中转流程也很顺畅,几乎没有停留多久就衔接上了下一程,非常方便。”
为支撑城市对外开放大局,青岛机场持续织密国际航线网络,不断提升旅客出入境游往来便利化,累计开通运营国际及港澳台客运航线25条,特别是面向日韩的门户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目前,青岛机场日韩航线网络已覆盖首尔、釜山、清州、济州、东京、大阪等9个城市,日均往返航班达55架次,平均每半小时一班飞往日韩,密度位居全国前列。上半年,青岛机场日韩旅客量达111万人次,同比增长24%。
在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引领下,青岛机场持续构建“日韩为主,通达洲际、服务上合”的航运网络,打造北方进口生鲜转运中心、北方特货转运中心和北方国际转运中心,锚定建设山东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目标,积极开展提升航空货运中转能力试点申报工作;3月19日,648公斤云南鲜花搭载SC4613航班从青岛飞往韩国,这是山东省首例启用智能卡口系统完成的“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保障时效由4小时压缩至2小时,有效提升了口岸的通关效率。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机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今年以来,青岛机场产业生态加快迭代升级,货运区物流仓储项目荣获转场以来首个国家级奖补支持及山东省钢结构金质工程奖,特车维保中心等3个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航空培训中心项目主体结构验收。
创新赋能不断深入,向现代国企转型蹄疾步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期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作出部署,明确“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依托丰富的飞行场景和资源,青岛机场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赋能,成为民航领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聚焦无人驾驶等重点领域,牵头制定民航团体标准,填补了行业相关标准的空白;完成全国首个民航无人驾驶检测基地建设,协同检测机构开发飞行区场景检测科目20余项,树立行业准入标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业内首款无人雷达自动探驱车和多功能割草机成功下线;今年6月,青岛机场报送的“智慧机场无人化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斩获第四届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为全球智慧交通建设提供了创新性的“中国方案”。
青岛机场集团联合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搭建市级科创平台4个、集团级创新平台11个,获青岛市级及以上科创奖项42个、知识产权34项,为机场转型高质量发展提速赋能。比如,携手中航信研发、试点的行业首款行李全向叉取智能机器人,通过先进的视觉识别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高效精确的行李叉取与搬运,其运转效率达到了每小时180件,切实缩短了旅客的等待时间。
以创新型机场为驱动,青岛机场以“八化四环节”工作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决策环节民主化、科学化,成功获评青岛市直企业公司治理示范典型案例。聚焦管理环节程序化、效率化,持续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聚焦经营环节市场化、效益化,实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盘活土地资源,充分激活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效能,联合旅游集团推出“青云泽”航空+旅游产品,扎实开展“航空+青啤”、水果贸易,纵深推进“物流+贸易”转型,系统建设“青易飞”品牌矩阵,重点打造“青易飞·日韩”产品。聚焦保障环节标准化、规范化,加强流程梳理、单卡建设,提升一线保障作业水平。
运行保障稳步精进,“一流、领先”机场建设成效斐然
6月9日14时07分,厦门航空MF8065在青岛机场16号跑道平稳落地,青岛机场平行跑道相关平行仪表进近试验运行顺利实施,跑道运行能力继实施目视进近常态化运行后再次跃升。
“从转场后实施双跑道隔离平行运行,到‘一起一降’优化至‘两起一降’,再到现在具备双跑道‘独立离场’+‘相关进近’的混合运行能力,我们一直在努力提升运行保障效率。”青岛机场集团运行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青岛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起飞正常率均居华东地区首位与全国千万级以上机场前列。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青岛机场围绕运行安全,以“三张清单”为主抓手,持续优化机场安全管理模式、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抓好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上半年,青岛机场持续保持事故、征候“双零”,现场运行安全、平稳、高效。
2月20日,从哈尔滨飞上海在青岛过站的李女士将护照遗落在飞机上。在青岛机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护照完璧归赵。“感谢青岛机场高效、暖心的服务,这是我第一次来青岛,这次经历让我对这个城市感觉更亲切了!”李女士带着一面锦旗,连声道谢。
像李女士一样,越来越多的旅客正在为青岛机场的真情服务所温暖、所感动。从旅客中来,到旅客中去,青岛机场围绕旅客多元化、个性化、细节化的出行需求,深入开展“民航服务提振消费年”主题活动,开展服务短板专项攻坚行动,升级首乘旅客服务、国际旅客引导等服务产品。高质量的综合服务品质也多次获得广大旅客认可和行业肯定。青岛机场旅客满意度(航科院)连续13个季度列全国同量级机场第一位,并于2025年被国际机场协会评选为亚太地区2500万—4000万旅客量级别“最佳机场”。
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成果的落地,离不开“红色引擎”的持续释放。以“近悦远来·翼展星途”党建总品牌为引领,青岛机场不断推动党的建设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深度赋能转型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升级“双三基+集中小部队”2.0版本,有关成果获评青岛市国资系统“优秀研究成果奖”、中企改革发展研究会“第六届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进科室班组前沿阵地建设,10个先进集体(个人)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民航蓝天奖章”等荣誉称号,以旅客服务、驱鸟等为主题的宣讲节目,获评交通系统宣讲比赛“全国百强故事”;增强干部职工归属感与幸福感,扎实做好职工衣食住行生活保障、解决一线岗位极端高温作业实际困难、优化完善医疗保健保障体系等员工关爱工作。
征程万里风正劲,翼展新篇再启航。站在转场四周年的新起点,青岛机场将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果落地,打造支持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中门户”,为推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青岛力量”。
(吕文博)
从“心”出发翼展新篇
青岛机场转场四周年发布便民新举措
在转场四周年到来之际,青岛机场携手各航空公司、驻场单位全新发布多项便民服务举措,用心用情温暖旅客每一程。
服务焕新悦享全程
国内出发,再快5分钟——国内航班“35分钟”截载,从容出行。携手山东航空、东方航空、青岛航空、南方航空等航司,将国内航班值机截载时间,从原本的40分钟再次缩短5分钟,压缩至35分钟,旅客将有更充裕的时间办理手续。
精品快线,快人一步——畅享“15分钟”登机,随到随走。乘坐南方航空“青广快线”、山东航空“青渝快线”“青蓉快线”“青厦快线”、东方航空“青沪快线”,且无托运行李的旅客,只需线上完成值机手续、线下通过安检,在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抵达登机口即可乘机,享受空中快线带来的高效便捷。
中转提速,连接无限——国内中转压缩“10分钟”,通联全国。携手各航空公司,将国内中转衔接时间再压缩10分钟,实现80分钟迅捷转机。
一目了然,为爱升级——焕新升级登机牌样式,关键信息一清二楚。以旅客出行需求和现场保障实际为出发点,焕新升级登机牌样式,突出登机口、登机时间、座位号等关键信息,使登机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效率升级通关无忧
携手青岛胶东机场海关、青岛机场边检站推出便捷通关9项措施,助力旅客通关“无停留、无感知”,货物通关“速查验、速放行”,持续擦亮青岛机场口岸“国门名片”。
国际中转“广覆盖”——拓展国际中转境内外航点,压缩国际中转旅客通关时间至30分钟。
监管改革“双预检”——增设手提行李和托运行李“双预检”设备,提升旅客通关效率。
科技赋能“速通关”——“智慧登临”“智能审图”“先期机检”“布控托运行李闸机式拦截”“海关指尖申报小程序”。
外籍旅客“双前置”——实施入境外国人入境卡前置网上申报、生物信息前置采集“双前置”模式。
过境免签“一区一单”——设置“240小时过境免签办理专区”,制作停留区域提示单。
动态分区“潮汐查验”——建立边检通关“动态分区”,设立“团队旅游查验专区”。
语种多样“无忧引导”——组建外语服务小组,完善多语种通关标识。
日韩入境“协同保障”——为提前申报的日韩大型旅游团开通“畅捷通道”,提升日韩入境旅游人员通关体验。
智慧通关“AI赋能”——推进出入境数据建模和AI分析,全力保障无纸化通关扩大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