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任云飞 德州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德州市创新构建建筑工程保温材料全流程智慧监管模式,通过取样溯源透明化、数据分析精准化、监管协同高效化三大创新举措,强化建设工程保温材料源头管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据“码”上溯源,质量管控透明化
运用德州市建设工程智慧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将全市368个项目3837名见证取样人员和25家检测机构纳入监管平台统一管理,全面推行建筑工程保温材料见证取样和检测过程信息化管理。见证取样人员通过手机App实名认证后开展见证取样工作,监管平台自动记录取样时间、地点并上传影像资料,受委托的检测机构通过脸谱自动识别确认是否见证取样人员本人到场,扫码验证样品的真实性,符合要求的方可受理,确保取样见证送检三一致。每一份保温材料检测报告都有平台赋予的“电子身份证”—二维码。监督人员通过手机App扫描报告二维码,可瞬时追溯该保温材料样品的取样记录、见证取样过程、检测数据等信息,目前平台已实时追踪1万余份保温材料样品见证取样过程。
信息智能分析,监管决策精准化
智慧监管平台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核心,自动分析保温材料见证取样行为、检测过程和数据、监控视频等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数据异常、不合格报告等风险点,发现异常情况自动识别,并及时推送预警信息,特别是针对不合格报告“检测—预警—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将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及时避免质量隐患,大幅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效能。
齐抓共管联动,协同治理高效化
工程监督人员日常监管“线上+线下”联动,工程现场检查保温材料进场、使用情况及工程各参建单位履职情况,登录监管平台核查保温材料见证取样检测报告,发现进场未检测、现场使用材料与送检材料不一致等问题依规处理,同时将该工程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开展保温材料质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的规范性,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导热系数等关键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等。与市场监督部门建立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检测机构一旦发现不合格保温材料,及时将生产厂家、生产批次等信息同时推送至住建、市场监管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对使用不合格材料的项目,一律停工整改并公开曝光,未开展材料进场抽样检测、检测资料不齐全的建筑工程不得组织竣工验收,非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