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伟伟通讯员王英鹏报道)今年以来,滨州锚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以“项目为王”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跑出“加速度”。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次产业协同增长,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从产业投资结构看,滨州三次产业投资呈现“协同发力、结构调优”态势。1-7月,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8%,增速较全部投资高出2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引擎”;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服务业领域投资稳步推进。随着产业投资的动态调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由0.7:49.6:49.7调整为0.9:52.4:46.7,第二产业投资占比同比扩大,产业发展硬核支撑更加凸显。
工业投资“压舱石”稳固,产业集群提质见效。聚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滨州立足“5210N”产业体系,持续强化工业投资“压舱石”作用。1-7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其中,围绕“5210N”产业体系的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投资同比增长13.9%,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9.3%,拉动工业投资增长6.9个百分点、全部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通过聚焦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滨州正加速塑造区域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品质滨州建设筑牢产业根基。
民间投资活力迸发,“四新”领域成新热点。在国家、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的推动下,滨州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展现出强劲活力。1-7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8%,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68.9%,较去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民间资本已成为全市投资的“主力军”。民间投资在“四新”产业领域布局不断加快。“四新”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8%,高于“四新”产业全部投资增速5.6个百分点,占民间投资比重达60.6%,拉动民间投资增长12.7个百分点,民间资本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领域集聚,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两重”项目提速推进。伴随“两重”建设加快落地,滨州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1-7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6.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城市功能与民生保障持续升级。分门类看,基础设施投资“多点开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29.1%,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激增1.1倍,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8.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7.5%,能源保障与数字基建领域投资同步提速。
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销售降幅持续收窄。在国家、省、市一系列稳楼市政策及促消费举措的叠加作用下,滨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进一步巩固。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3.0%,较一季度收窄16.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降幅收窄至9.4%,房企投资信心逐步恢复。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持续收窄。1-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3%,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收窄3.6个、0.4个百分点;现房销售表现亮眼,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2%,占全部商品房销售面积比重25.7%,市场需求端韧性逐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