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街道办事处王桥村是当地有名的“牡丹村”,村中有300多户人家,成立合作社、公司120余个,有一半以上的村民从事与牡丹产业相关的工作。
据王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林介绍,王桥村的村民们有一份对于市场的敏锐把握,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桥人就已经做起了牡丹生意。当时,村民们“扛着麻袋跑全国”,通过人力运输的方式,将牡丹种苗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王桥村已建起了万亩牡丹种植基地,走出了“互联网+牡丹”的电商营销新路。村里组建和培育出了一批专业电商团队,搭建起“互联网+牡丹”销售平台,传统花农转型为“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将鲜切花、盆栽牡丹销往全国。
“我们村的‘花经济’不仅是种植和销售牡丹芍药鲜切花、反季节牡丹催花,还将牡丹产业延伸至牡丹园承建、技术支持等领域,已经提供了1800多次牡丹园林服务。”王建林说。
目前,王桥村民在当地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牡丹、芍药2万余亩,牡丹产业年收入超3000万元,皇镇街道也因此成了全市最大的大田牡丹和芍药种植基地、多季牡丹培育、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2024年,皇镇街道牡丹产业总产值已突破3亿元,直接就业逾5000人,带动了种植、运输、加工、包装、销售、设计、研发等系列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景区花展到城市绿化,王桥人让菏泽牡丹、芍药开遍全国各地。”皇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穆静表示,“走出去”的发展模式让牡丹产业突破了地域限制,差异化发展牡丹种苗和鲜切花特色产品使之更加市场竞争力,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皇镇街道已培育农业类省级重点项目1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牡丹芍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处,牡丹芍药技术研发与服务、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等产业多方位发展,形成了产、学、研、用、销、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牡丹区坚持市场化、大众化、人文化、国际化、品牌化的牡丹产业发展目标,着力打造特色支柱产业,推动牡丹种植、牡丹加工、牡丹商贸、牡丹文旅深度融合,成为驱动经济转型、传承文化基因、激活城市活力的引擎。
截至目前,牡丹区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等达到100余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等26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牡丹产业总产值过1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