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牡丹区沙土镇的山东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将新鲜果蔬转化成一瓶瓶采用超高压冷灭菌技术的鲜榨果蔬汁。这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繁忙景象,清晰展现了牡丹区以“链”布局、加速现代产业集聚发展的具体实践。
精准布局
全链协同构筑产业新生态
沙土镇的成功,源于其对“链”式发展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实践。该镇在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着力构建“上游建基地、中游强企业、下游拓产品”的全产业链体系。
“我们以佳美食品、维特食品、裕华食品等为代表的一批链主企业,向上游延伸,带动发展了葡萄、桃、胡萝卜等20余万亩标准化农产品种植基地,夯实了产业根基;向下游拓展,积极引进和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开发出鲜榨果汁、航空食品、冻干产品等一系列高附加值品类。”沙土镇党委书记刘保安说,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价值,其收益更直接惠及农民。通过发展标准化基地,当地农民从中获得的种植收益及务工收入每年超过4000万元。
政府“搭台”,链上“共舞”。牡丹区通过系统规划建设专业工业园区、科学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为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坚实保障,有效推动了链上企业协同创新、降本增效,形成了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的强劲势头。
链主领跑
上下游联动塑造竞争新优势
“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在牡丹区已形成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在吴店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山东英搏尔电气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凭借在电机电控领域的精耕细作,其自主研发的控制器以高功率密度和卓越能效在行业内脱颖而出。
“上游企业山东京港盛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为我们定制生产高性能铝板,下游企业山东亿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则将英搏尔的核心部件集成应用于其自主研发的新能源产品中。”山东英搏尔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磊介绍,这种紧密的协同配套,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的韧性和效率。
截至目前,该园区已成功招引孵化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企业12家,关键材料的本地配套率超过65%,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通过持续强化“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和不断优化产业生态,牡丹区已逐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众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体系,新能源新材料、机电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为区域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
循环链接
绿色转型开拓增长新空间
牡丹区产业链的构建,不仅注重纵向延伸,更致力于绿色循环与价值增值。在皇镇街道,山东润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来自“链主”企业华润电力(菏泽)公司产生的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变废为宝”,加工成强度达标的环保砖,使得原材料成本降低了约15%。
华润电力作为能源领域的“链主”企业,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纽带,串联起上下游十余家企业,成功构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并重的绿色产业链。
同样,在李村镇,菏泽浩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保温棉研发生产的资源综合利用“链主”企业,每年可消纳3万多吨废旧玻璃。“公司生产出的新型玻璃棉导热系数优于国家标准15%,产品市场供不应求。”该公司总经理高雪原介绍,围绕浩源节能科技,李村镇已培育发展了14家废旧物资回收站和5家配货站负责原料供应和运输,形成了从回收、加工到销售的完整小微产业链条。目前,该企业已成功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跻身国内玻璃纤维循环利用行业前列。
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动能培育,牡丹区正以“聚链成群”为关键抓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塑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和新优势。
记者 李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