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将特色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新路径,构建起产教融合的循环生态,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
在位于乳山市的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一套数字智慧工厂系统,只需要几个按键,就可以化身成为“生产主管”,清晰掌握整个工厂的运行状态。这套系统由学院自主研发,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与可视化,目前应用于汽车、电力、城市智能综合体等领域。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王祥鹏告诉记者:“我们这个程序接入了一个本地的大模型,把所有的数据喂给AI,可以分析我们整个厂房里边所有的发展情况,比如说生产计划、材料的属性以及整个厂区的安全管控,都可以实时监控,提出一些优化的建议。”
然而一个工厂,每分钟产生上万条信息的数据,想要做到在虚拟世界里实现精准匹配、迅速响应,绝非易事。
“我们会在现实工厂部署上10万套的传感器设备,通过我们自研了一套算法平台,把这些物联设备的信息进行了一个处理,达到了秒级响应,我们可以把这些所有的信息与我们虚拟空间内进行一个实时的同步、实时匹配。”王祥鹏说道。
同时,研究院还在VR游戏开发、智慧校园、低空经济、实时云渲染、数字孪生等多个领域积极拓展,已成功孵化5家科技型企业,总市值近3亿元,为超过100家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

“我们学校也成立了元宇宙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我们的制算设备的购买、人才的招募以及相关技术的对接,总投入已经超过了8000万元。再就是为我们研究院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人才的推广和海选,像微专业班,包括我们的兴趣班。学校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也为我们研究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于卓说道。

近年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紧密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和威海市产业发展规划,开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一批新兴专业,持续做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培养,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深度融合。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长孙承武表示:“我们坚持‘产业在哪里,专业就建到哪里’的原则,计划与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共建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同时,我们将推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升级,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发展规划,让科技真正赋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闪电新闻记者 姜钰行 肖梦凡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