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泰安:城市更新全速推进 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2025-10-21 07:53:3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记者 刘小东

  上高街道魏家庄村回迁小区里,老人在庭院中散步,直饮水龙头流出清澈活水;济枣高铁建设现场机械轰鸣,轨道向远方延伸;上高学校的孩子们在明亮的功能室里上课,家长们再也不用为“择校”犯愁……秋日的泰山区,处处涌动着城市更新的活力。

  作为泰安市中心城区和老城区,泰山区面临全省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任务,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十四五”以来,泰山区累计投资155亿元,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0余个,惠及群众27万人,在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升级、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多点发力,让城市面貌蝶变升级,群众幸福感持续攀升。

  “以前住小平房,下雨就漏水,现在搬进电梯房,小区里有花园、直饮水,物业费年底还能返回来,日子比蜜甜。”9月初,在泰山区上高街道魏家庄村回迁小区,62岁的村民马忠贤站在自家的新房里,指着窗外的绿化景观感慨。谁能想到,这个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小区,2020年以前还是一片破旧的老房子。

  作为泰山区城中村改造的“标杆项目”,魏家庄村2020年启动旧村改造,仅用一个月就完成全村610户拆迁工作。在回迁小区建设过程中,为了让村民“住得好”,村里不仅聘请杭州设计院优化绿化方案,额外投入1200万元升级直饮水入户、可视门禁等配套设施,还通过强村公司组建专业物业团队,按1.5元/平方米/月收取物业费后,年底全额返还村民。如今,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能领到3000元/年的老年补贴,孩子考上好大学有“成才奖”,全村医保、养老保险由集体代缴,魏家庄村民成了周边村羡慕的对象。

  泰山区坚持将群众需求作为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城中村改造领域,创新探索房票安置、以旧换新模式,破解改造难题,完成城中村改造13个,4600余户喜迁新居,正在实施改造项目16个,涉及群众超8500户。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头戏”,也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事。泰山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抓手,累计改造老旧小区690余个,改造面积达90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0余万户,改造规模位居全省前列,让一个个“旧小区”变成了“幸福家”。其中,松园小区凭借高质量改造成果,斩获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泰山杯”。

  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是“骨架”。“十四五”以来,泰山区全力畅通城市交通脉络,新建、改扩建道路27条,总长超40公里,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与此同时,一场更为重大的交通变革正在泰山区发生——济枣高铁建设如火如荼。

  济枣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和山东省“八纵六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68公里,总投资670亿元。泰山区段线路全长23.74公里,占全省总里程的10%,涉及3个镇22个村,建设该项目需要征收1837.3亩土地、拆迁296户住宅、迁移1003座坟墓。“这是近年来泰山区单次任务量最大、情况最复杂的一次征迁。”泰山区济枣高铁征地拆迁工作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面对战线长、体量大、情况杂三块“硬骨头”,全区上下协同作战20个月,在全市率先完成征迁任务,创造了高铁征迁的“泰山速度”。

  此外,在数字基建领域,泰山区开通5G基站超3500个,建成智慧社区48个,数量均居全市第一位,率先实现“千兆到户、5G到村”。“现在在家就能连千兆网,刷视频、办业务都不卡,村里的老人也会用智能手机查医保了。”泰山区邱家店镇刘家疃村冯钦库的话,道出了数字基建带来的便利。

  城市更新不仅是硬件的升级,还是公共服务的全面提升。泰山区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在上高学校,崭新的U形综合楼与教学楼遥相呼应,3.2万平方米的校园内,设施先进的教室、特色鲜明的功能室、干净整洁的餐厅一应俱全。“以前学校旧楼是危楼,教室也不够用,不少家长宁愿舍近求远,也要送孩子去别的学校。”上高学校副校长张锰感慨道。2022年,学校征地48亩新建综合楼后,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中学部可容纳32个教学班1600个学位,小学部可容纳25个教学班1125个学位,有效解决了学区内大班额问题。学校附属幼儿园于2024年3月投入使用,1.2万平方米的园区内,室外绿地如茵,室内多功能厅、阅读长廊等功能室齐全。凭借优质的办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上高学校不仅吸引了周边4个村及多个小区的学生就近入学,也为未来10年至15年片区义务教育提供了保障。

  泰山区制定教育强区建设实施意见,一体化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十四五”以来,新改建学校8所,新增学位3000余个,近两年成功化解新增1.5万余名适龄儿童入学压力。

  泰山区现有人口96.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21.04%,农村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20.09%。面对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分散、高龄独居老人照料难等痛点问题,泰山区探索出互助养老新模式,让“养老不离村”成为现实。

  泰山区将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划分为A(60岁至70岁)、B(70岁至80岁)、C(80岁以上)三类,筛选出562名有意愿、有爱心、有时间的低龄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活动,并发放“守望相助代金券”调动老年人参与积极性。按照就近原则,全区科学划定20个农村互助养老片区、63个服务网格,配套建设互助养老服务站。围绕老年人吃饭问题,泰山区在有条件的村推动农村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幸福食堂”成为最受老年人欢迎的互助养老场所。

  在泰山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率在95%以上。在“一老一小”方面,泰山区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70处、婴幼儿成长驿站110家,儿童“四点半课堂”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城中村的“蝶变”到老旧小区的“焕新”,从高铁动脉的“延伸”到民生服务的“暖心”,“十四五”以来,泰山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让城市功能更完善、人居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幸福。这场变革还在继续,一座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正在泰山脚下加速呈现。

  ◎记者手记

  城市更新

  提了“颜值”美了生活

  回迁小区的直饮水、校园里的欢笑声、“幸福食堂”的热饭……在泰山区街头巷尾,细碎的场景藏着城市更新的温度。

  采访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在松园小区,一位住了20多年的阿姨拉着我看楼体翻新后的外墙,指着文体小广场说:“改造的时候,工作人员专门征求了我们居民的意见,不仅加固了墙体,还增加了保温层,建起了小广场,现在居民下楼活动越来越方便。”在居民眼中,这些改变是实实在在的。

  真正的城市更新,不是给城市“换件新衣服”,而是帮生活在这里的人“把日子过舒服”。更新,没有只重“面子”造景,而是聚焦群众所需,当直饮水流进庭院、高铁连通远方、老人能在“家门口”吃到热饭,当家长不用再为孩子“择校”奔波、村民住进新房还能领补贴,这座城的“新”便真正有了温度。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日照东港区“无证明办事”释放便民大能量
 
0
 
 
 
 
推荐资讯
秋月梨迎丰收 果香满枝富农家
秋月梨迎丰收 果香满枝
云销雨霁海盐田
云销雨霁海盐田
“金蝉树”上苹果红
“金蝉树”上苹果红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鲤“游”出亿元大产业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