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9日讯(记者 李皓若)今年10月底,随着泰安市远望储能科技天宝镇100MW农光互补项目等并网投运,我市新能源装机达到719.7万千瓦,占电力装机的比重达到65.73%。装机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了134.5%,装机占比稳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我市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先立后破、循序渐进,谋划实施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千亿级“泰山锂谷”、千万千瓦级“风光高地”3个千量级工程;撬动和牵引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转型取得突破,先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产业基地、国内首台(套)1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全球最大规模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山东省首个抽水蓄能电站——泰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泰安储能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和全省未来产业集群,“储能之都”入选省“十强产业”场景创新引领区;“十四五”期间,全市储能领域获得4个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肥城市成功争创全省绿色低碳转型示范试点县,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我市在建在运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超过580万千瓦,居全省头部位置,将进一步助力我市加速“绿碳”蝶变,为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建设贡献泰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