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总工会坚守“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化“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品牌建设,聚焦职工在工作压力、情绪调节、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多元心理需求,创新推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重点群体关爱、心理危机干预、服务能力提升、数字赋能“五大工程”,从知识传播到精准帮扶,从应急处置到长效保障,全方位、多层次织密职工心理健康守护网,让工会的温暖与关怀直达职工身边。
职工“点单”,工会“送课”。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是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威海市总工会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精准掌握职工诉求——机关干部侧重缓解工作压力,企业职工关注情绪调节方法,镇街工作者需补充亲子沟通技巧。依据调研结果,梳理形成不同主题的“课程菜单”,各单位根据实际需求“点单”后,工会协调心理学专家、高校专业教师开展上门授课服务。截至目前,已深入数十家单位,举办讲座150场次,覆盖职工近1万人次。“基于需求的课程交付”模式有效避免“供需错位”问题,确保职工学到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
聚焦特殊需求,优化服务供给。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强度大、保障体系待完善;女职工面临工作与家庭平衡难题等情况,威海市总工会将他们的心理需求纳入重点关注范畴,依托各级工会驿站,为其定制专属服务。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开设“压力调节”“职业规划”专题课程,并通过心理沙龙帮助他们疏导压力;为女职工组织情绪疏导、亲子教育小团体活动,同时提供“一对一”咨询预约服务,协助解决个人实际问题。目前,已为75名职工开展心理沙龙或“一对一”心理咨询等专项服务,不少职工反馈“工会的课程实用性强,有效减轻了心理负担”。
线上线下联动,强化应急响应。线上依托“齐鲁工惠”APP设立需求反馈通道,保障职工可随时提交心理诉求;线下开展“心灵之约”专项活动,在各级职工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专门心理咨询室,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为有需求的职工提供“一对一”疏导服务。现已完成60次线下“一对一”咨询,帮助167名职工及家属解决职场压力、亲子关系等问题,在关键节点筑牢职工心理健康防线。
依托线上平台,拓宽服务场景。威海市总工会以“齐鲁工惠”APP为核心载体,创新服务形式,举办5场心理健康知识有奖问答活动,职工通过答题可参与抽奖,吸引近万人次参与;APP内置心理测评功能,职工可自主完成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平台还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文章、短视频等内容,实现“随时随地可学”的服务目标。
培育基层骨干,延伸服务触角。针对专业人才短缺、服务难以覆盖一线等问题,威海市总工会制定专项培育计划,举办“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骨干线上培训班,重点面向企业工会干部、基层职工代表,开展基础心理健康知识、情绪问题识别方法、简易疏导技巧等内容的培训。计划培育至少1000名“心理服务骨干”,并推动这些骨干扎根车间、基层一线,切实发挥作用。(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嫱 通讯员 夏丽萍)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