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日照岚山:以工代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11-26 08:29:38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通讯员 王子浩

  今年以来,岚山区在农业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模式,通过组织实施一批惠民工程,实现了“促进就业”与“项目建设”的双轮驱动。该模式既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收渠道,有效完善了乡村基础设施,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在岚山区高兴镇,白云山场防火通道的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这个“以工代赈”项目通过前期对群众务工需求的精准摸排,实现了“岗位”与“人手”之间的高效对接,将工作机会直接送到了群众家门口。高兴镇大屯村村民陈长红表示:“我原先就是干建筑的,修路、抹墙、砌砖都熟练。现在能在家门口参加这个项目,工资发放及时,一天能挣200来块钱,还不太耽误干家里的农活。”

  “以工代赈”,即“以务工代替直接赈济”,其核心是将国家投入转化为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岗位,使受助群众能够通过自身劳动获取报酬。这种方式不仅直接改善了乡村民生基础设施,更有力地激发了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高兴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陈常团对此深有感触:“通过以工代赈修这条路,一方面盘活了我们的经济,另一方面村民通过干活增加了收入,同时也提升了自我价值感。现在工人们都干劲十足,盼着这条路能早点修好通车。”

  在岚山区巨峰镇柳古庄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作为2025年省预算内投资以工代赈项目,采取了“村委会+合作社+村民”的组织模式,成功吸纳了村里返乡农民工、低收入群体以及闲置劳动力共计30余人参与就业。这一模式确保了当地群众成为项目建设的真正主体和最大受益者。柳古庄村党支部书记胡涛介绍说:“我们通过村民自建这种模式,一方面节约了成本,能让村民获得更多报酬;另一方面也能将资金用于修建更多的生产路。路修好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非常感谢各级发改部门为我们争取到这个以工代赈项目,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和便利。”

  岚山区通过精准施策,确保了以工代赈政策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区已有五个项目成功争取到以工代赈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共计1000万元。这些项目的选择紧密围绕农村实际需求,预计将带动就业困难群体300余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总额预计超过360万元,有效促进了务工群众的稳定增收。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滨州海关高标准完成进口棉花法定检验290批
 
0
 
 
 
 
推荐资讯
鸡蛋变“金蛋” 孵出致富路
鸡蛋变“金蛋” 孵出致
金乡县市场监管局开展2025年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金乡县市场监管局开展
济枣高铁施工有序推进
济枣高铁施工有序推进
辖区孩子上下学有专人接送
辖区孩子上下学有专人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