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工会阵地焕发新活力 打造职工生活“能量场”

2025-07-02 07:47:22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傍晚时分,滨州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健康促进体验中心内,刚结束太极拳课程的滨州市中医医院职工王师傅一边擦拭汗水,一边欣喜地说道:“以前下班就回家待着,现在每周都来文化宫学习太极拳,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2025年以来,像王师傅这样在滨州市工人文化宫找到休闲乐趣的职工已达40.81万人次。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工会阵地,以“职工生活品质提升”为轴心,实现了从“活动场所”到“综合服务体”的华丽转身。市工人文化宫通过“品质+暖心+创新”组合拳,蝶变为职工精神文化的“充电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器”。

  品质引领:构建综合服务“新矩阵”

  走进滨州市工人文化宫,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现代化的服务设施相得益彰。在工运史展馆内,来自山东航空学院附属小学的学生们正专注聆听讲解员讲述滨州工运历史。“我们通过‘讲、学、演、诵、读、唱、拍、画、观’9种形式,让红色教育‘活起来’。”滨州市工人文化宫负责人介绍道。2025年以来,工运史展馆已累计接待省内外参观团队15批次、1000余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建示范区。

  在滨州市工人文化宫“工慧学院”的舞蹈教室内,数十名职工正跟随专业老师的指导学习舞蹈课程。“我从初级班一直学到提升班,现在都能当小区广场舞‘教练’了!”市税务局的职工李女士笑着说。据了解,“工慧学院”精心打造了包括“乐动地带”“茶语飘香”在内的八大功能板块,开设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家庭教育等20大类培训课程,建立了完善的四级培训体系。2025年以来,已开设133个培训班次,累计开展线下培训22.64万余人次。百师志愿团书法教师徐延波每周都会前来授课,他深有感触地说:“看到职工们求知若渴的神情,让我觉得志愿服务特别有价值。”

  在滨州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心理关爱中心设立的“慧心赋能”工作室内,心理咨询师付小林正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为某企业职工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我们优化了心理服务志愿人才库,将专业人才从65人扩充至114人,同时有效激活了102个基层心理服务站点的工作效能。”滨州市工人文化宫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以来,市县两级工会已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巡回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214场,覆盖职工9073人次;举办特色心理健康主题活动93场,吸引4725名职工参与,逐步构建起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大健康体系。

  暖心服务:织密职工生活“幸福网”

  “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摄影培训,还在市级比赛中获奖,文化宫真是我们职工的‘娘家’!”国网滨州供电公司职工张先生手持获奖证书激动地说。这一成果得益于滨州市工人文化宫创新打造的职工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40余个文体艺术服务站点,累计培养基层文艺骨干3000余名,让广大职工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此外,滨州市工人文化宫还与市内主要影院合作,挂牌设立“基层服务站·职工电影放映厅”,已免费播放电影百余场。

  “我们想要一场既能健身又能减压的培训课程,能否提供定制服务?”滨州市立医院工会向滨州市工人文化宫提出需求后,滨州市工人文化宫立即从“百师志愿团”人才库中选派资深太极拳教练,为该院职工开展专场培训。这种“点单式”定制服务模式成效显著,2025年已为愉悦家纺、公安部门等基层单位提供专项培训217场次,惠及职工7.45万余人次。

  在智慧服务方面,滨州市工人文化宫作为全省智慧工人文化宫建设试点单位,率先完成场馆智能节能改造工程,实现了场外服务数据互联互通。“现在通过手机就能轻松搞定所有文化服务需求,真是太方便了!”职工小李现场演示了“滨州市职工天地”微信小程序,该平台已实现场馆预约、培训报名、线上观展等一站式服务功能。此外,滨州市工人文化宫创新研发的“工友e图·服务职工一张图”平台属全国首创,该平台集成了34个板块、3999个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一图在手、服务全优”。

  创新运营:激活多元发展“新动能”

  “现在游泳馆推出会员专属优惠,我办了游泳卡后几乎每天都来。”滨州某企业职工王先生对滨州市工人文化宫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赞不绝口。滨州市工人文化宫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与专业团队合作,游泳馆、惠工优选商城等场所由运营公司承担装修费用并缴纳场地使用费,同时面向会员推出专属优惠。这种创新模式既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又让职工享受实惠,形成良性循环。截至5月底,滨州市工人文化宫市场化运营项目实现总收入129万余元,总支出74万余元,成功盘活了闲置场馆资源。

  在滨州市工人文化宫“百师志愿团”公益培训教室内,孩子们正在志愿者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绘画。“我们坚持自主运营公益性活动,免费开放工运史馆,错时免费开放乒乓球等运动项目。”滨州市工人文化宫负责人介绍。这种自主运营模式切实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与此同时,滨州市工人文化宫创新合作运营模式,与古筝、舞蹈等培训机构签订协议,合作单位在完成200名职工公益培训任务后,可低价有偿错时培训。

  从思想引领到技能提升,从心理关爱到文化传承,滨州市工人文化宫正以“滨州模式”的生动实践,为全市职工群众打造一个兼具温度与品质的精神文化阵地。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荣成:一根海带串起产业“黄金链”
 
0
 
 
 
 
推荐资讯
 枣庄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成型
枣庄港“公铁水”多式
自主育种赋能产业升级新动能
自主育种赋能产业升级
职工“小食堂”暖胃更暖心
职工“小食堂”暖胃更
巨野万余妇女画出“花经济”
巨野万余妇女画出“花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