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乡村“敬老饭”吃出“幸福味”

2025-07-10 09:20:5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赵峰 孙慧 马婧

  清晨六点半,暑气初升,古邵镇孝三村长笑食堂里坐满了村里的老人。这座专为80岁以上长者开设的“家厨房”,自2023年4月运营以来,已陪伴老人们度过两个酷暑。

  针对农村老人“吃饭难”“做饭愁”的普遍难题,该镇因村施策推进助老食堂建设,构建起“长效+长孝+长笑”的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3处助老食堂。

  颜成兰老人子女在外务工,过去常因天热懒得开火,一锅稀饭对付一天。食堂开放后,她每天准时来就餐,生活有了新盼头。炊事员孙晋兰和刘侠总记得给牙口弱的老人挑软瓜瓤,围裙常被汗水浸透仍笑意盈盈。

  夏日食材保鲜成本高,村集体默默加大补贴。更动人的是村民的“清凉接力”——张家的面粉、李家园子的嫩黄瓜、赵家的大西瓜……食材源源不断送入厨房,让“集体兜底+村民互助”的保障模式充满温情。据介绍,村民参与食堂劳动积累的“孝善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为让食堂可持续运营,各食堂从人、财、事三方面筑牢根基,精准定位80岁以上老人。孝三村探索“1+1+1”模式,整合政府补贴、村集体资金和子女适度支付。日常运营依托村级公益岗,节日则招募志愿者,确保“友爱之事由有爱之人操持”。

  “最多的时候有24位老人在这里吃饭,对他们来说,长笑食堂不仅是一顿准时的热饭和一碗解暑的汤羹,更是一个让心安住的‘家’。”孝三村党支部书记孙晋飞说。“敬老饭”吃出“幸福味”,正是古邵镇乡村养老实践的生动注脚。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电商为“村BA”添“商”机:农旅商融合背后的线上突围路
 
0
 
 
 
 
推荐资讯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业新生态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中国造”铁路车厢从烟台港直发非洲
“中国造”铁路车厢从
“85后”新农人用汗水守护农田
“85后”新农人用汗水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