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3日讯(记者 张建 通讯员 张琪)立秋过后,新泰市新汶街道大洛沟社区的3.33公顷猕猴桃园迎来了丰收季,游客穿梭其间体验采摘乐趣,分拣工人忙着将新鲜的果实打包外运。翠绿饱满的“泰山翡翠”猕猴桃挂满藤蔓,不仅甜了消费者的舌尖,还成为村集体增收、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采摘园里,收购商早早等候在分拣区。通过线下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一箱箱封装好的果实将被发往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泰山翡翠”猕猴桃的独特风味。“今年,园区的‘泰山翡翠’猕猴桃进入盛果期,预计总产量可达20万斤,采摘期将持续至10月份,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左右的增收,同时还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大洛沟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志介绍。
“在‘观光采摘+农耕研学+农家乐’特色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税务部门的支持帮了我们很多。”刘志感慨道,“之前,我们想引进猕猴桃绿色种植技术,但又担心前期投入太大会影响资金周转。税务人员上门后,帮我们算了一笔账,仅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这一项,每年就能省下不少钱,这让我们更有底气在品种培育、技术升级上加大投入。”如今,园区采用生态种植模式,通过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措施,不仅提升了猕猴桃的品质,还打响了“泰山翡翠”品牌知名度。
据了解,为助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新泰市税务局将税收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针对特色农产品产业,建立“一产业一专班”服务机制,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园区开展调研,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中的涉税需求,从政策辅导、流程优化、风险提示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为产业发展纾困解难。
国家税务总局新泰市税务局将持续围绕地方农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税惠+产业”服务举措,针对发票开具、政策适用等问题,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经营主体增强合规意识、尽享税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