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高鑫超 柳文兵 摄影报道)“作为低保对象,我能免费使用轮椅,这极大地便利了日常生活,感谢政府的惠民政策。”当工作人员把一辆崭新的轮椅送到芝罘区只楚街道办事处低保户邹大叔手中时,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康复辅助器具是老年人、伤残人士重拾生活信心,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伙伴。为了让更多有需求的群体能够用得起、用得上康复辅具,今年以来,芝罘区通过“政府补贴+专业租赁”的方式不断探索社区租赁工作新模式,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让温暖与便利触手可及。
“康复辅助器具价格高昂,如一个电动轮椅就要1万多元,一次性购买极易加剧具有康复需求的老年人、残障人士的经济压力。”芝罘区民政局康复器具租赁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与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创新灵活租赁模式,科学制定不同人群租赁补贴比例。
具体来说,租金补贴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全额补贴,对象为具有芝罘区户籍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即‘两项补贴’)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另一类是政府补贴70%,对象为具有芝罘区户籍、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或不享受‘两项补贴’的残疾人。符合政策补贴条件或有需求的居民,可拨打芝罘区民政局电话办理,对于符合条件的居民,服务机构可提供上门适配安装服务。
“月租金从15元到600元不等,小到助听器、大到护理床,我们提供的租赁产品涵盖了日常康复所需的30种康复器具,并且只要符合条件最高可享受政府补贴免费使用。”为提升政策知晓度和群众参与度,项目开展以来,芝罘区民政局组织服务机构开展政策进社区宣传推广活动,现场宣讲政策、讲解器具使用方法。
同时,详细制定了《芝罘区“慈心相伴·康复同行”康复辅具租赁项目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实行“申请-享受-评价”闭环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档”,建立包含申请、服务、回访等全环节档案。通过定期回访和随机抽查,依据服务对象档案梳理及分析,累计发现问题十余项,均要求第三方机构立即整改到位,以严格监管确保服务质效。
目前,芝罘区已成功构建了涵盖身份核查、专业上门服务、民政督导的完整社区租赁服务体系。芝罘区民政局通过独立抽查回访服务对象12人次,用户满意度达100%。截至目前,芝罘区累计服务群众111人次,租出辅具119件次,累计为群众节省购置费用超过3.7万元,切实解决了康复辅具使用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