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宁阳县东疏镇花园村村民李金元家,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李秋晓正乐呵呵地拍照留念。“咱们村今年又添大学生了!”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李俊伟说。这个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已走出8名教授、20名博士和46名硕士。村中正在建设的博士展厅与修缮一新的“博士小院”相映成趣,青砖黛瓦间流淌着“耕读传家”的底蕴。
花园村所在的“疏香田园”片区,是宁阳县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之一。片区以中小路为“精品农业发展轴”,串联起产业带动、红色引领、人文风采三个核心节点,布局产村融合、农文旅组团、和美宜居乡村三大功能片区,形成了“一轴、三核、三区”总体布局。
“避免‘千村一面’,关键在于科学布局,我们在全县精准划定了16个示范片区,通过‘2+7+12’三级梯级创建机制,整合各类资金向核心村和重点项目倾斜,并以‘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等方式激活发展动能,让每个片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宁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宁辉介绍。
伏山镇汶禹片区的核心动能首先来自“种子”。“这是泰安农科院研发的新品种,抗病性强,预计亩产能提升30%。”在国家级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的智能玻璃温室内,宁阳县全兴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正细心观察茄子苗长势。这个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通过“智能温室+冷库+加工车间”的链条式布局,育种年产量可达7500公斤,产值近千万元,繁种效率提升40%,并直接带动3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粮智黄精产业园内,泰山黄精正经历“华丽变身”,黄精面条、黄精酒等专利产品摆放在黄精博物馆中。山东粮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华介绍,从林下种植到深加工,再到康养文旅的多元拓展,全链条发展让黄精年产值超8400万元,还带活了仓储、运输等周边配套产业。
田间地头的智慧农业、车间厂房的产业延伸、古村院落的文化传承……这些特色片区打破村庄界限,通过资源共享、业态互补形成联动效应,共同绘就齐鲁样板的“宁阳画卷”。(记者 刘涛 通讯员 侯亚菲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