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道峰
“原以为从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要重新注册、重刻公章、重打招牌,以前跑五趟、等半个月,现在一个窗口、两小时办结,连字号都原样保留。好政策帮我们‘转’出了信心!”近日,沂源县“冲击力”婚礼策划部负责人李敏在成功完成“个转企”手续后感慨道。
这一高效体验,源于沂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近年来,该县聚焦小微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围绕开办、变更、转型等环节,系统集成33项“一件事”服务,推动流程再造、数据共享、窗口整合,实现了“减材料、压环节、缩时限、少跑动”四重突破。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相关业务3.4万件,平均压减办理时间、环节、材料、跑动次数超过75%。
以“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为例,过去要分别到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车管等多个部门提交15份材料,耗时25个工作日。如今,沂源县打破部门壁垒,将营业执照核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道路运输证申领等事项整合为“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通过电子证照互认、数据自动调取,材料精简了91%,环节压缩了50%,审批时限由25天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最快2个小时可以办结。
沂源县东桂道路货物运输部负责人任东宝是此项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他指着手机里的电子证照说:“现在连打印都免费,服务很周到。”
“个转企”是小微市场主体迈向规范发展的关键一步。过去,不少个体户因担心“字号作废、流程复杂、成本高昂”不敢进行操作。沂源县创新推出“个转企一件事”,提供“原字号保留、税务衔接、社保延续、证照联动”全流程服务,让创业者“转得安心、转得顺畅”。李敏的“冲击力”婚礼策划部正是典型代表。“我们品牌在当地有口碑,名字就是招牌。”李敏坦言,“以前怕改了名字,老客户认不出我们了,现在政策直接让‘老招牌’变成‘新公司’,业务零中断,我们干劲更足了。”
不仅如此,沂源县还同步上线“企业上市合规核查一件事”,为企业IPO提供“一单清、一站式”服务,打通市场监管、税务、生态环境、人社等8部门数据,实现“一次申请、多维核查、限时反馈”,为企业融资上市按下“加速键”。
“小微市场主体是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他们活,经济才能旺。”沂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叶成表示,沂源县将持续拓展“一件事”服务场景,推动“一件事”向“一链办”“一企办”升级,探索“智能预审+AI帮办”新模式,打造“全天候、不打烊”的智慧政务体系,让市场主体“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好”。
如今,在沂源县,“高效办成一件事”已经成为日常。越来越多像“冲击力”这样的小微品牌,正从街边小店走向规范企业,从“单打独斗”迈向稳健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