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藤花峪村内的“共富工坊”,一股花椒与艾草交织的清雅香气扑面而来。藤花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浩此刻正“变身”电商主播,向网友展示由本地花椒、艾草和姜片制成的“泡脚包”。在他身旁,翼云湖片区第一书记赵建伟正有条不紊地组织村民配料、称重、打包、装车,全力赶制刚接到的订单,工坊内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山亭区花椒种植的历史悠久,如今辖区种植面积达14.6万亩,年产量可达1.1万吨,是全国重要的花椒主产区之一。为进一步延伸花椒产业链,破解销售难题,翼云湖片区整合100余个分散种植户,统一收购原料并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严格把控花椒筛选、晾晒、粉碎、配料及包装环节,成功开发花椒“泡脚包”等衍生品,推动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深加工转型,有效破解了“卖椒难、价不稳”困境。
在距离藤花峪村不远的山东皓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微生物发酵工艺生产“倒蒸地瓜枣”,每年可加工本地鲜地瓜10吨,是山亭区做大做强地瓜深加工产业的又一范例。
公司总经理高振邦介绍说,公司采取“订单种植+育苗发放+技术指导+合同回购”的“一条龙”服务模式,让农户种得放心、卖得安心。现已吸引带动周边1000余户群众年种植地瓜1.8万亩,每亩地瓜增产60%、增收4000多元。经深加工的“地瓜枣”不再只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成了出口创汇的“软黄金”。
目前,山亭区已发展地瓜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地瓜枣4万余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山亭地瓜香飘海外。
近年来,山亭区以农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培育为抓手,重点聚焦干鲜果品、薯类制品、豆制品、畜禽产品等四大产业集群,在精深加工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推动优质农产品向功能食品等高端方向拓展,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我们坚持引育并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突出的‘链主’企业。”山亭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文峰表示,通过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30余个科研院所合作,借智借力推动产业创新。截至目前,先后建成大健康食品产业园、豆制品产业园等农业园区8处,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总数达到47家。
为让更多“山亭山宝”走出“山门”、走向全国,山亭区还积极拓展“企业+电商直播平台+线上线下市场”产业链条,创新网络直播、网红带播、网红代售等新型销售模式。依托棠棣峪、藤花峪等100个电子商务村,以及德丰、三禾、瑞丰等500余家电商企业、网店,山亭区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喜群 李志臣 通讯员 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