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希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桓台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办成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微实事”,让群众身边的幸福更加实在、更有质感。
“一老一小”勾勒温暖底色
民生的温度,首先体现在“一老一小”的幸福笑脸上。
在果里镇,总投资500余万元、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镇中心幼儿园综合楼拔地而起。“参加了新楼区的亲子活动,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的用心和暖意。”家长王玲玲的感言,道出了许多家庭的欣慰。这不仅是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桓台县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务实举措。
在起凤镇,民生项目更多投向了“夕阳红”。在市、县相关部门帮助下,各村都构建起“助餐+服务”养老新模式。一顿顿热乎可口的饭菜,不仅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题,更成为了他们守望相助、情感交流的温馨驿站。
从“幼有所育”到“老有颐养”,桓台县用精准服务勾勒出全生命周期民生保障的温暖轮廓。
“一路一灯”照亮幸福归途
幸福,既要充盈于心,也要通达于行。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现在多平整!心里亮堂了,日子也感觉更有奔头了。”起凤镇辛泉村村民巩子良走在刚刚完成改造的村内主干道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条路的蜕变,是起凤镇下大力气实施道路提升工程、解决群众“出行难”的缩影。
在果里镇李王村,一场“点亮民心”行动也在立冬之前圆满完成。150余盏崭新路灯取代了年久失修的旧灯,照亮了村民清晨外出、夜晚归家的路。“路灯亮起来,老百姓走路都安心了。”村民赵丙银的朴实话语,是对这项民生工程最直接的肯定。
“一举多得”激活振兴动能
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才能为幸福生活注入不竭动力。
在果里镇付坡村,总占地7700余平方米的付坡农贸市场已初具雏形,目前正加紧招商。不久后,它将满足周边3万余居民的“菜篮子”需求。“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后,不仅居民购物方便了,占道经营问题也解决了,真是一举两得。”村民付敬新充满了期待。
今年,果里镇充分发挥“省特色产业镇”优势,在龙东村建成桓台县首个地面桩基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并积极谋划多个村级增收项目,推动“村村都有好项目”,为乡村振兴积蓄强劲内力。
起凤镇则立足水乡特色,持续改善乌河河道及沿岸生态环境,不仅提升了人居环境,更让“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成为带动乡村旅游、提升区域价值的“金色名片”。
微光成炬,幸福满格。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桓台县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添彩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