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郑礼娜 董立臣)山东是农业大省,烟台是农产品出口大市,招远作为著名的“银丝之都”,其“明星产品”粉丝是烟台市重点培育的“链长制”产业链之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烟台粉丝出口6.3万吨,同比增长2.2%。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优化通关流程、提高监管效能,加强靶向帮扶力度,助力粉丝产业链不断强链、补链、拓链,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招远作为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产地,聚集了100多家粉丝生产企业,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粉丝虽属“小众”食品,却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林介绍,招远的粉丝生产历史悠久,但过去多依赖小作坊模式,卫生条件差,设备落后,产量较低。近年来,当地粉丝生产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引进现代化智能设备,实现了从传统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化、智能化生产的跨越。
传统产业要在转型升级中稳步发展并形成集聚效应,离不开过硬的产品质量。为此,烟台海关通过“送政策上门”等活动,围绕生产过程卫生控制、产品标识和追溯、国外最新标准解读等方面对企业开展精准指导,助力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规避贸易风险。烟台海关还指导企业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帮助企业增强自主品牌的知识产权优势。
“在海关的持续帮助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成功入选‘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并成为粉丝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李玉林说。
在传统粉丝生产工艺中,豌豆原料提取淀粉后会产生大量废水与豆渣。烟台鼎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李雪云介绍,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粉丝行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废水中的豌豆蛋白回收率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了5倍至10倍,豌豆蛋白从产业链的“配角”逐渐成为“主角”。
为支持豌豆蛋白生产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品牌优势,烟台海关加强企业信用培育,构建“培育—规范—认证—帮扶”全链条服务机制,对产业链龙头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通过现场解读认证标准、定期跟踪规范改进、畅通关企协调反馈机制等方式,全面提高企业进出口活动的合规管理水平。
李雪云表示,企业获得海关高级认证后,在互认国家和地区享受到更低的查验率和更快的通关速度,通关时间缩短约20%。今年前10个月,该公司出口豌豆蛋白5100吨,同比增长5.4%。
秉承“吃干榨净”每一粒豌豆的理念,招远粉丝行业进一步将豆渣资源化利用,以豌豆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植物猫砂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近日,在烟台美翌宠物用品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内,20吨植物猫砂正在加紧打包,即将发往韩国。该公司总经理孙萍丽介绍,豌豆纤维制成的植物猫砂具有快速结团、强力除臭和可冲厕等特点,国际认可度不断提高,出口量逐年攀升。然而,订单多、周期紧、船期急的问题也让企业对通关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烟台海关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属地查检业务管理系统及“云签发”便利化模式,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指导企业利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成出口申报、检验检疫证书申领等业务。同时,在查验环节实施“人等货”的预约查验模式,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
“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证书申领,出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生产和发货安排也更加灵活。”孙萍丽介绍,今年前10个月,该公司已出口猫砂1.75万吨,同比增长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