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一颖 本报通讯员 周翠 刘瑞雪
初入职场的“小白”,工作咋上手、职业发展咋规划?“职业倦怠期”如何焕新工作状态?即将离岗退休,还想发挥余热,应该找谁?日前,山东省总工会出台关于实施“齐鲁职工乐业工程”的意见,为处于不同阶段的职工解决“职业之困”提供指南。
10月11日上午,省总工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齐鲁职工乐业工程”有关情况。省总工会副主席卯金涛介绍,“齐鲁职工乐业工程”把握职工在不同阶段的核心诉求,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全周期服务,推动实现“乐业”促“安居”,“安居”促“乐业”的良性循环。据了解,“齐鲁职工乐业工程”包括职业启航工程、职业赋能工程、安业陪伴工程、兴业攀登工程、职工焕新工程、职工晚霞工程等6个子工程,涵盖技能培训、法律服务、工匠培育等23个工作项目。
从工作到生活、从个人发展到家庭关怀,“齐鲁职工乐业工程”将为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比如,在“全心惠工”项目中,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推动有条件有需求的用人单位开办寒暑假职工子女托管班;针对困难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开展健康体检;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会聚良缘婚恋交友等活动。
“通过构建覆盖职工全职业周期的服务体系,将职工职业发展的重要事项以项目的形式予以明确,为用人单位提供行动指引,使用人单位知晓‘做什么’‘怎么做’。”卯金涛说,实施入会进家、民主管理、薪资保障、暖新关爱等项目,健全了制度机制,明确了工作推进的目标路径、方法载体,让用人单位有章可循。技能培训、职工创新等项目,帮助提升职工职业素质,为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支持。
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二级巡视员李颖表示,下一步,省总工会将按照全周期覆盖、精准化服务、品牌化实施、阶段化落实、可持续推进、融合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稳妥有序推进“齐鲁职工乐业工程”落地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