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棵树”里能看到什么?过去,木头进去,白花花的纸张出来,这就到头了;今后,“一棵树”将发生七十二般变化:储能碳材料、软组织修复材料、功能性膳食纤维、低聚糖……
造纸是山东省传统优势产业,全国1/6、亚洲1/12、全球1/24的纸和纸板都由山东制造。当前,除了纸产品多元化、差异化、功能化发展趋势明显,生物质精炼也逐渐成为传统造纸企业绿色转型的新方向。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山东省造纸及生物质精炼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指引(2025版)》(以下简称《指引》),加速造纸产业点“木”成金,跨界融合,向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高端造纸及生物质精炼产业基地迈进。
攻坚科技堵点,升级数智引擎
对造纸产业来说,科技创新不仅在于破解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也是跳出“老圈子”,长出“新叶子”的关键。
《指引》明确,围绕制浆、生物质精炼、造纸、纸制品上下游全产业链环节强化科技创新为驱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造纸为例,加强纤维分级和低能耗打浆、纸浆流送与纸页成型、提高上网浓度、干法造纸等关键技术攻关;应用中高浓打浆、靴式压榨、膜转移施胶、非接触干燥、湿部化学品混合添加、改善抄纸系统阴离子干扰等先进技术。
同时,以先进制造为重点,强化数智转型,提高产业协同能力。这个过程中,山东将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打造无人值守计量、资产管理、数字化碳管理等应用场景,实现制浆造纸生产流程的实时数据采集、质量检测控制等,建设以“产业大脑”为代表的“产业大数据+行业大模型”产业链服务平台,推动产供销精准匹配、高效协同。
目前,一些企业开始逐步引入智能搬运机器人等硬件设备,集成WMS等软件系统,提升仓储运转能力和效率。山东也将加快数智技术延伸至这一环节,引导企业建设集物资采购、需求预测、自动排产、库存动态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智化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信息全周期管理,与供应商共享需求预测、生产计划等信息,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
不搞“一刀切”,细分赛道找机会
2024年,中国人均纸品消费量达到96.8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对比发达国家,可发掘的空间还很大。数字化冲击下,传统办公等场景用纸规模持续缩小,但另一方面,新能源、环保、医疗卫生等产业带动特种纸等个性化用纸需求提升。按照《指引》,山东将引导企业强化市场精准定位和推广,推进产品细分化。
从普通纸到功能纸。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生产低定量高强度包装纸及纸板、低白度或未漂白系列纸及纸板、涂布复合纸及纸板,以及精密设备及医用擦拭纸、食品及医疗器械包装纸、抑菌纸等特种纸及纸板。
从纸到“非纸”。研发生产用于能源环境领域的水处理微纳滤膜、半纤维素基重金属吸附材料、土壤保水剂、油水分离和储能碳材料等;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纤维素基、半纤维素基和木质素基载药缓释凝胶、荧光检测和软组织修复材料等;用于化工领域的半纤维素基高强黏合剂、木质素基分散剂等;用于康养领域的功能性膳食纤维、低聚糖等。
同时,聚焦清洁、杀菌消毒、卫生护理以及厨房等不同使用场景,加快推进纸巾、面巾、湿巾、湿厕纸、去污纸、代布纸等一次性纸制清洁用品创新升级。
这个过程中,山东将帮助企业完善线下区域经销商布局,用好传统电商平台和新兴线上营销平台,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加码绿色节能,打造更多“样板间”
华泰纸业以生物技术替代部分化学药剂,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搭建水循环利用系统,使吨纸耗水量大幅降低;太阳纸业研发的溶解浆连续蒸煮技术、木糖提取技术等填补了行业空白,并通过实施造纸固废综合利用及余热发电项目等,实现用能结构转型……
“近年来,山东大型造纸企业发挥技术与资金优势加大研发,突破多项绿色造纸关键技术,也生产了一系列绿色产品。下一步,需要上下游更多企业共同推进绿色转型,形成更多绿色‘样板间’。”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秘书长张祥表示。《指引》提出,引导企业在节水节能、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强化先进技术和设备研发应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个过程中,山东将用好“技改专项贷”贷款贴息、设备购置奖补、技改股权投资等政策,支持生物质精炼、生物质基新材料、功能纸及纸基复合材料以及制浆造纸大型成套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研发,认定为首批次新材料、首台(套)技术装备的,按规定给予保费补贴支持。
同时,依托绿色造纸与资源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有关高校、重点企业,深化产学研协同协作,推进农林浆纸生物质精炼一体化发展,加快攻关一批行业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并通过开展造纸与生物质精炼领域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落地转化。(记者 付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