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李皓若 张建 摄影 陈阳 审核 王天姿)泰山国际会展中心内,一场着眼能源未来、聚焦绿色发展的大会正汇聚八方智慧。今天上午,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暨储能产业与技术展览会在此拉开帷幕,国内储能领域及上下游产业的重量级院士、专家学者、企业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新能源消纳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新共识、注入新动能。
会场内思想碰撞,火花四溅;展厅里,则是储能技术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步入展厅,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综合展区、“储能之都”高质量发展展区等5大展区有序分布,呈现压缩空气储能、微电网等前沿技术。沙盘模型直观呈现着储能项目运行原理,光伏组件、风电组件、新能源电池等上下游产业链的产品琳琅满目,系统展现了储能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参观者在展台前驻足交流,不时询问技术细节。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带着各自的技术与期待,在这里寻找机遇,共绘蓝图。“泰安地理条件好,我们的构网型复合储能电站需要依托山体建设,在这里大有可为。”广东江门市洁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甄建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希望把先进的储能技术带到泰安,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信心,源于扎实的技术根基,也源于具备独特优势的土壤所提供的发展舞台。在山东泰安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展台前,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山东数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陶刚自豪地表示:“这个项目落户在肥城,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转换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谈到核心技术,他解释道,“泰安丰富的地下盐穴资源,为建设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提供了绝佳条件。当风光发电富余时,我们用多余的电压缩空气存入地下,用电紧张时,释放高压空气发电,稳定送电上网。同时我们还攻克了关键技术,充分利用储存空气时压缩产生的热量,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全程零碳排放、完全绿色高效。”听着他的讲解,这个被形象称为“城市充电宝”项目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陶刚说,此次大会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展示窗口和高端对话平台,能与顶尖专家、学者和潜在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对推动整个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从顶层设计到企业实践,从技术突破到平台搭建,泰安打造“储能之都”的路径愈发清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二级巡视员徐兆兵介绍,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泰安已逐步形成以抽水蓄能为主体、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为亮点、电化学储能与其他新型储能协调并进的产业格局,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96.8万千瓦。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泰安四年磨一剑的追求。“自2021年提出建设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以来,泰安已初步构建起多元互补的储能体系。特别是在盐穴储能领域,从10兆瓦的先行先试,到350兆瓦、660兆瓦的迭代升级,泰安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徐兆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