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洪涛 田阳
本报通讯员 徐卓群
“小王,你帮我查查我这个房子水费的欠费情况。”11月4日,60岁的程翠香又来到位于泰安市岱岳区货场路的泰山城建市民服务中心,查询租客费用情况。自来水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王超熟练地操作、查询,数据很快反馈给程翠香。随后,程翠香又在燃气办事窗口查询了租客的燃气费用,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程翠香告诉记者,自己有多套房屋出租,每当租期到了,她就要挨个查询欠费情况,以便及时退租。“因为年纪大了,不会操作手机,过去,我要去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等好几个地方查询租客的欠费,坐车、倒车、排队等候办理……每次都要花费多半天的时间。有了这个共享营业厅,办事、查询方便多了。”
程翠香口中的“共享营业厅”,是一个将水、电、气、暖、网等市政公用服务集成到一起的便民服务大厅。在这里,分散在不同网点的各市政公用专营单位服务窗口和专业人员定点进驻。市民无需再辗转多地,只需走进一个营业厅,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像这样的“共享营业厅”,在全市范围内还有9个。而市民“轻松”的背后,是泰安对群众市政公用办事服务“痛点”的精准破解,也是对传统政务服务“条块分割”模式的一次重构。
王超是自来水公司窗口办事员,2023年5月,泰山城建市民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她一直在此服务。“在这里,除了业务办理,我们还提供了很多暖心的服务。大厅里冬暖夏凉,市民可来此休息;下雨天,接孩子的家长也可在此避雨。周边居住的老人常常在午后围坐门口聊天,大厅的厕所也为他们开放,年纪大的老人,我们还要扶一把。简单的小事和简单的话语里,藏着满满的温度。”王超说。
在泰山城建市民服务中心,“友好驿站”为群众提供歇脚充电的港湾;“四点半课堂”有志愿者看管孩子、辅导作业,解决家长临时不便接送的难题。另外,在大厅北侧,建设了“幸福食堂”,为老人提供平价餐食,志愿者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南侧的“便民诊所”,配备急救箱、常用非处方药,为突发轻微不适的居民提供应急医疗支持。
泰山城建市民服务中心所在的岳峰社区,周边覆盖8个社区、46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约7万人。同时,这里还有3个核心商圈、2个农贸市场,各类商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超4000家。“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等事项需求旺盛,但过去群众要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路途远、耗时长,不少人因此犯了难。”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王娜介绍,针对这一需求痛点,泰安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打破层级限制,将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20项高频政务事项,以及开办餐饮店等6个“一件事”下沉至城建市民服务中心,同时配备专门的帮代办人员,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
“城市治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共享营业厅“服务点”的诞生,到便民服务“便民岛”的升级,再到政务服务的下沉形成15分钟“政务服务圈”,每一步都源于对“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的坚守,更源于对城市治理的深入思考。泰山城建市民服务中心的诞生与迭代,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