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辛店镇洪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洪旗向齐鲁银行德州禹城支行申请的100万元“随心贷”到账。这是今年禹城开展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试点以来,德州市首笔落地的以土地未来收益权为质押的贷款,也是齐鲁银行在全省首笔落地的土地收益权质押贷款。
“太快了,从申请到批复放款只用了不到一周。”孙洪旗说。洪旗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5000多亩地种粮食,为解决流转土地、购买农资等资金难题,合作社用辛店镇大李村的1506亩地的收益权向齐鲁银行质押融资,迅速解决了资金难题。
孙洪旗能顺利实现土地收益权质押贷款,得益于前期禹城依托“农农e链”平台,试点完成了土地产权数字化相关工作。“合作社的部分土地通过数字化形式传到‘农农e链’平台上,在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土地的面积、位置、产权关系等信息,而且数据信息是政府部门核验过的,我们不必再到现场核验,因此可以很快放款。”齐鲁银行德州禹城支行行长于颢说。
据了解,“农农e链”平台是全国首个功能性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它通过农村产权确认凭证、农农e单、农农e单流转单三张数字凭证的表达方式,将非标准化的农村产权(如土地经营权)转化为标准化、银行认可的数字凭证,且全程可追溯、可管控,实现了农村产权线上确认、流转、再流转、融资的全流程管理服务。
“农村产权融资抵押难是农村产权价值释放的堵点,针对这个问题,‘农农e链’平台创新推出‘资产锁定凭证+收益权质押’组合机制。借贷双方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合同》,质权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质押’项下完成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登记,通过该统一登记系统进行公示,并可对质押合同赋强公证,风险发生可直接进入预设的处置途径。”负责该平台运营的北京农农易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志勇说。融资期间,相应产权资产流转冻结,平台同步向村集体备案,从源头防范多头重复融资。比如,洪旗合作社这部分土地收益权在齐鲁银行禹城支行办理质押,资产在融资期间锁定,不再流转。
为推进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试点工作,禹城市政银企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数字化农村产权的“入链”(录入农农e链)、流转、融资。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分行牵头推动,提供金融配套制度、政策支持;禹城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村集体、市场主体配合,做好基础数据(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核验支持和农村产权信息“入链”等基础工作;齐鲁银行确定融资方案、信贷产品和优惠政策,做好融资落地工作;平台运营企业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数字化进程。
“农村是发挥金融价值的广阔市场,我们接入‘农农e链’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批量获客,拓宽业务范围,扩大融资规模,还能通过平台提供的数字化农村产权信息,减少核验程序,监测农村产权流转,降低贷款风险。”于颢说。
“通过数字化农村产权,可以提高农村产权流转和融资效率,促进农业产权资源价值实现,进而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降低农村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最终推动乡村发展要素集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涛说。当地将不断总结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试点工作经验,创新机制和模式,适时适度扩大试点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