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沂源县南鲁山镇:资源“集”出共富底气 机制“创”出增收活力

2025-07-11 09:09:0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大众网记者 李强 齐春菊 通讯员 韩硕 淄博报道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党委政府以有解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探索“共富公司+共富车间+共富站点”机制,创新打造共富共同体,整合优质创富资源,聚合各类致富力量,有效解决农村60周岁以上老人就业难题与增收困境。

  截至目前,南鲁山镇建设党建共同体7处,引进及成立共富公司5家,建成“共富车间”4个、“共富站点”46个,11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

  创新产业运营模式筑牢共富“站点”

  “你缝了多少个娃娃?”

  “今天差不多有300个了。”

  唐家六村缝纫机共富工坊的缝纫女工炫耀着自己一天的工作成绩。唐家六村留守妇女较多,缝纫技艺几乎家家都会。南鲁山镇立足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争取到淄博市农发集团投资,在村里捐建共富工坊,为村里妇女带来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该镇通过探索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共富产业运营模式,引导投资者带动集体与村民共同发展,推动产业从单一参与转向多元并进。

  南鲁山镇立足黄烟种植优势,以市县农业发展集团等国资资源为主导,引导村集体、种植大户、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入股,联合成立山东鲁韵锶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董家庄村流转千亩土地发展黄烟种植,建设黄烟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党建引领、国资介入、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共富机制。2024年全镇黄烟税收达211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达13万元,其中董家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

  南鲁山镇以就近就地就业推动村民增收致富。该镇依托辖区内桔梗加工、艾草加工、手工艺制品等收益高、门槛低、易操作的产业特质与基础,携手产业协会会员公司建设共富车间,以支部领办合作社方式建设共富站点,打造家门口就业蓄水池。截至目前,已在唐家六、芦芽、流水、文泉等村建成共富站点21个,就近吸纳200余位村民进站务工。2024年产业协会桔梗加工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务工人员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元。

  南鲁山镇探索党建引领、联盟共富、反哺民生运营模式,将共富站点植入各村民生综合体,打造“务工+休闲+就餐”综合服务中心。共富站点在带动集体和村民增收的同时,将村民务工收入的10%转存个人养老账户,共富站点盈余的60%作为民生综合体运营资金,用于反哺民生综合体,创新造血机制,让共富站点成为“养老工厂”,实现村集体、村民双增收与民生综合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闭环运营。

  培育“新农人”队伍激活共富源泉

  “回村以后,我通过抓班子、强制度、解难题等一系列举措,把一个村穷、账乱、心散的软弱涣散村,转变成为现在的示范村!”三岔店村党支部书记苏童的话振奋人心。苏童创立山东艾天下生物科技共富公司,建成共富车间1个、共富工坊5个,带动村民增收和村集体致富。

  近年来,南鲁山镇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关键,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十百千万亿”乡村共富工程等发展模式,聚力引进一批以苏童为代表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农人,培育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新农干”。

  南鲁山镇注重选配发展思路宽、开拓进取意识强的“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注重在现任优秀村干部、致富带富能手等群体中培育后备力量。2024年,13名村支部书记引进培育产业项目8个。该镇发挥省市县派第一书记作用,盘活村内闲置资源,争取派出单位资源,协调外部优质资源。2024年,该镇累计争取资金1370余万元,发展福来迎山楂加工、黄芩种植等产业项目6个,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其中,山东省人社厅派驻南鲁山镇第一书记工作组统筹帮扶资金160万元,支持帮扶村发展艾草加工项目,村集体年收入12万元,配套建设加工站点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余人,在家门口从事卷艾条工作,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

  南鲁山镇依托山东省“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发布需求项目4个,吸引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发展。该镇引进在外能人,盘活流水村21个闲置大棚,大力发展盆栽蓝莓,新增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

  面向退役军人、种植养殖大户、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南鲁山镇聚焦实训操作、生产能力、经营理念等需求,邀请高校院所专家学者、农业龙头企业技术骨干,分类开展订单式、定岗式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新农人”能力素养,开拓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前景。2024年,全镇共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期、1300余人次,汇集种植养殖、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乡土人才500人。例如,山东省人社厅派驻南鲁山镇第一书记工作组依托片区“就锶为你”就业驿站,开展技能培训进村居、专家服务进基层,邀请果树栽培、中草药种植、果品加工等农技专家走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通过“授课研讨+现场实操”,累计培训100余人次。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发展成果

  “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后,每年都给我们分红。”流水村村民徐先生说。

  南鲁山镇着力在构建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率先在流水村开展试点,蹚出一条集体、群众、企业三方共赢、三方共富的路子。

  资源变资产,村民享受三次分红。南鲁山镇依托村内6个千亩产业园探索实行土地入股,按照当年盈余的7%提取资金后,村集体和村民按照“60%二八分配、40%七三分配、村集体再分红”的模式对村民进行分红,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与利益。

  资金变股金,村集体控股增收益。由流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控股(占股56.67%)成立山泉水公司,进一步提升村集体产业效益,可实现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4村联建成立的艾天下生物科技,今年又新增4个村参与该项目,预计每村可实现年增收3.2万元,其中2024年流水村增收达到10万元。

  农民变股民,村民直接出资成股东。南鲁山镇成立山东福来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占股20%,另外吸纳有意入股的村民共出资46万元、占股15.3%,村集体和村民按股份进行分红,同时村集体收入将二次为村民分红,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走出特色发展新路径
 
0
 
 
 
 
推荐资讯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业新生态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中国造”铁路车厢从烟台港直发非洲
“中国造”铁路车厢从
“85后”新农人用汗水守护农田
“85后”新农人用汗水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