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政哲
近日,夏日晨光里,位于冠县贾镇贾镇街村的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工地上,铁锹与水泥的碰撞声铿锵有力,花砖拼接的清脆响动如珠落玉盘,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乡村振兴的奋进曲。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贾镇聚焦11个村庄发展需求,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与管理创新,让乡村面貌从“旧貌”迈向“新颜”。
如今,漫步在贾镇街村新铺的沥青主路上,两侧的果树已抽枝展叶,郁郁葱葱;太阳能路灯如挺拔的哨兵,笔直地守护着村民的夜归路。“以前出门怕天黑,现在路平灯亮,连心情都跟着敞亮了!”7月22日,村民赵军英踩着硬化胡同的砖石,脚步轻盈。
村里的改变不只在表象,对此村民钱绍山感慨万千:“以前觉得环境提升这是公家事,现在不少村民主动报名,还说要把村里的新路灯、新道路等当自家宝贝守着。”
贾镇街村网格党支部书记钱奇表示,村里不仅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各项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更提前谋划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新设施“既中看又中用”,真正让村民的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在这场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中,贾镇创新推出的“工程管理组合拳”令人眼前一亮。该镇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创新实行“日调度+现场查验”机制,及时梳理施工进度、协调解决问题;推行安全承诺书制度,明确各方质量安全责任,同步建立“四方监督+全程录像”机制,让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据可查,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有保障。
此外,贾镇还优先招募本地农民工参与施工,通过实名制管理精准对接施工需求,既保障了工程建设的人力资源稳定供应,又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形成“项目推进+民生改善”的双赢格局。
据了解,目前全镇整治工作已完成40%,预计今年底完工。全部完成后,11个村庄的基础设施将实现全面升级,人居环境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