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4日讯(记者 苏婷 陈思)近日,在东平县东平街道东豆山村的蔬菜大棚内,茄子定植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走进大棚,只见工人手持工具,精准挖好一个个定植穴,动作一气呵成。随后,工人小心翼翼地拿起茄子幼苗,将其稳稳地放入穴中,再轻轻覆土,确保幼苗能够牢固扎根。
“我们种的是‘大龙紫把茄子’,每亩地种2800株苗,8月底9月初就能上市,一直能收到霜降以后,预计亩产6000公斤左右。”种植户赵培敬说。
“为提高茄子的成活率,我们提前对土壤进行了深耕和闷棚,并施足有机肥,为茄子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菜苗移栽后,浇水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是其生长期的重要环节,农技专家现场手把手教学,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确保菜苗移栽工作高质量完成。工人通过精准灌溉,确保土壤湿度适宜,既满足茄子生长需要,又避免水分过多引发病害;通过安装防虫网、悬挂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害虫侵害,确保茄子植株健壮生长、果实饱满。
东平街道将持续深化“春瓜秋菜”轮作模式,以“抢早抓先”为准则,通过农技专家进棚指导等举措,推动秋茬作物种植计划提前落地;同时,聚焦品种优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环节,提供全周期技术支持,力争实现秋茬作物产量与品质双提升,让种植户在轮作模式下收获更多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