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平讯(通讯员王叶 报道)近年来,邹平市台子镇紧扣“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统战工作本质要求,构建党委领导、统战牵头、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等统战成员的智慧与资源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动能,书写“人人都是统战参与者、个个都是治理主人翁”的生动篇章。
坚持多元共治画好“全民参与”同心圆
近日,台子镇举办了“放歌邹平·全民嗨歌”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资源优势,以“统战思维”改变传统活动政府主导、群众围观的模式,构建起党委引领、统战搭台、行业联动、群众唱戏的立体格局。活动筹备阶段,特别邀请邹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台子分会相关负责人担任艺术指导,联动文艺骨干、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多元群体,通过“线上征集歌单+线下海选排练”的方式,广泛组织企业职工、校园师生、农村党员、老年戏曲爱好者积极参与,让活动从“少数人表演”变为“全民大联欢”。
据了解,本次活动覆盖全镇72个村,共有1000余名文艺爱好者参与,不仅是统战资源整合的“实践场”,而且成为凝聚基层治理合力的“黏合剂”。活动中,群众自发组建了红歌合唱团、广场舞队2支基层文化队伍,持续开展公益服务活动,真正将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起来,一起办好为民服务实事。
深挖文化资源打造“统战+安全”赋能模式
台子镇紧扣“乡土文化+安全科普”主线,将统战成员的专业优势与群众文化需求深度融合,创新推出“理论+文艺”“示范+互动”宣教模式,让安全知识既有“文化厚度”又有“传播广度”。
本次活动现场,党外知识分子、台子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王红梅化身“急救宣讲师”,结合农村常见意外事故场景,用方言讲解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并邀请村民上台实操演练,进一步提升村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台子派出所辅警张恩凯将反诈知识改编成流行歌曲,用接地气的演唱方式向村民普及反诈知识;新联会会员、本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安全知识同剪纸、快板等传统艺术形式相融合,让宣教内容可看、可听、可传、入心。
这种“统战成员担任讲师、群众智慧创新形式”的模式,既发挥了党外知识分子的专业权威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创新活力,又提升了返乡代表的文化引领力,让安全知识从“书本里”走到“心坎上”。
强化价值引领彰显“统战为民”责任担当
本次活动以“实用技能+文艺融合”为突破口,创新打造参与式、沉浸式教育场景,推动统战工作从凝聚共识向赋能治理延伸。在急救实操体验区,返乡创业青年小李边练习心肺复苏术边说:“以前总觉得安全知识离自己很远,今天跟着科普人员学了才知道,这些技能说不定哪天就能救人。”在反诈知识问答角,老党员张大爷带着孙子答完题后高兴地说:“这种活动真好啊,既听了戏又学了知识,比单纯发传单实用多了。”群众的真实反馈,正是台子镇“统战+教育”工作的生动注脚。
台子镇通过搭建“人人可参与、全民有收获”的实践平台,不仅让统一战线成员在服务群众中提升了归属感、责任感,而且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了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许多参与活动的群众主动申请加入了统战志愿服务队,成为基层治理的民情信息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形成了统战牵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台子镇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凝聚人心为主线,着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台子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魏静表示,通过建立统战成员联系点、行业代表议事会等机制,定期收集群众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等统战资源精准对接基层治理需求,全力以赴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该镇将持续深化“统战+”模式,丰富“统战议事厅”等功能内涵,推动安全教育、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让统一战线在乡村振兴一线释放更大效能,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