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章丘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遇冷

2025-08-14 14:18:3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赵国陆

  本报通讯员 孟凡庚 李卫卫

  设立之初,济南市章丘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度门庭若市。

  山东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女士回忆,企业当初在申请名称变更时,系统提示“明水”为禁用词,因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有一个明水县。根据《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规定,行政区划不得用作字号。“明水”是这家公司常年积累的老字号,为发挥企业品牌效应,获得更加广泛的市场认可,她就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

  当时的窗口负责人贾学朋详细登记了企业需求,反馈给业务科室。经反复沟通,确认该企业所申请的“明水”与黑龙江绥化市明水县中的“明水”含义不相同,终于帮助企业顺利申请到“山东晋控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名称。

  章丘区政务大厅涵盖了35个部门的1351项政务服务事项,但由于地域面积大、企业数量多,加上跨部门协调难、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企业群众仍会遇到常规窗口“办不成”的堵点。为此,章丘区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发挥整合协调各方资源的优势,专门解决“疑难杂症”,遇到办不成事的困扰时,有处找、有人管、有人帮。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是简单地帮助企业群众把具体的某件事情办成,而是通过归纳、分析,弄清楚有哪些事情难办、为什么办不成,找到让企业群众办成事、好办事的办法。”现在窗口负责人王丹说,窗口成立四年来,成了解决群众办事堵点、痛点的“急救站”,在政务服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已解决各类疑难问题160多项,推动设立长效性制度成果近20项,做到了把企业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部门的“履职清单”。

  随着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章丘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现在日渐冷清。

  据悉,该区99.6%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济南市一网通办平台、“爱山东”App、自助终端构建起“多端融合”服务网,群众逐渐习惯了“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对于不会网上操作的群众,政务大厅设有“智惠导服”咨询平台,集成全区所有事项3350条知识库,为企业群众提供“人工+智能”的24小时在线咨询帮办服务,年均受理企业群众诉求6万余条。

  传统的政务服务是“柜台”模式,群众到大厅申请,工作人员审核。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和不断探索,章丘区创新“强导服、优窗口、快审批”模式,将服务力量前置导服台。导服人员化身事前“诸葛亮”,在审前提供精准预审与指导,材料一次性通过率提升30%以上,办事窗口从234个缩减为151个,既大幅削减了“返工”修改,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以往,跨部门协调难是群众办事的“老大难”。对此,章丘区搭建了“亲清会客厅”,建立起跨部门涉企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定期与企业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近三年来,开展活动95期,解决难题近300个。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冷暖”变化,折射出政务服务效能的升温,意味着群众办事从“进门办”向“指尖办”“高效办”的跃升。把“办不成”的例外转化为“高效办”的常态,章丘区以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换取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本报通讯员 孟凡庚 李卫卫

  设立之初,济南市章丘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度门庭若市。

  山东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女士回忆,企业当初在申请名称变更时,系统提示“明水”为禁用词,因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有一个明水县。根据《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规定,行政区划不得用作字号。“明水”是这家公司常年积累的老字号,为发挥企业品牌效应,获得更加广泛的市场认可,她就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

  当时的窗口负责人贾学朋详细登记了企业需求,反馈给业务科室。经反复沟通,确认该企业所申请的“明水”与黑龙江绥化市明水县中的“明水”含义不相同,终于帮助企业顺利申请到“山东晋控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名称。

  章丘区政务大厅涵盖了35个部门的1351项政务服务事项,但由于地域面积大、企业数量多,加上跨部门协调难、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企业群众仍会遇到常规窗口“办不成”的堵点。为此,章丘区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发挥整合协调各方资源的优势,专门解决“疑难杂症”,遇到办不成事的困扰时,有处找、有人管、有人帮。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是简单地帮助企业群众把具体的某件事情办成,而是通过归纳、分析,弄清楚有哪些事情难办、为什么办不成,找到让企业群众办成事、好办事的办法。”现在窗口负责人王丹说,窗口成立四年来,成了解决群众办事堵点、痛点的“急救站”,在政务服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已解决各类疑难问题160多项,推动设立长效性制度成果近20项,做到了把企业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部门的“履职清单”。

  随着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章丘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现在日渐冷清。

  据悉,该区99.6%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济南市一网通办平台、“爱山东”App、自助终端构建起“多端融合”服务网,群众逐渐习惯了“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对于不会网上操作的群众,政务大厅设有“智惠导服”咨询平台,集成全区所有事项3350条知识库,为企业群众提供“人工+智能”的24小时在线咨询帮办服务,年均受理企业群众诉求6万余条。

  传统的政务服务是“柜台”模式,群众到大厅申请,工作人员审核。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和不断探索,章丘区创新“强导服、优窗口、快审批”模式,将服务力量前置导服台。导服人员化身事前“诸葛亮”,在审前提供精准预审与指导,材料一次性通过率提升30%以上,办事窗口从234个缩减为151个,既大幅削减了“返工”修改,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以往,跨部门协调难是群众办事的“老大难”。对此,章丘区搭建了“亲清会客厅”,建立起跨部门涉企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定期与企业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近三年来,开展活动95期,解决难题近300个。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冷暖”变化,折射出政务服务效能的升温,意味着群众办事从“进门办”向“指尖办”“高效办”的跃升。把“办不成”的例外转化为“高效办”的常态,章丘区以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换取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广饶:社区“合伙人”让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0
 
 
 
 
推荐资讯
新品首发丨青州从事·一盏风雅1600年
新品首发丨青州从事·
路庄村有36名大学生“葫芦娃”
路庄村有36名大学生“
首台全流程 智能育种机器人亮相
首台全流程 智能育种机
阳信10万亩鸭梨陆续上市
阳信10万亩鸭梨陆续上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