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制造的微观世界,一枚活塞的往复运动,承载着机械运转的核心密码。在山东泰安宁阳县,“一枚活塞的故事”成为近年来地方以工业经济发展为抓手,更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生动缩影。
一枚活塞的成长,自然离不开工艺“破冰”。“早年间,国内高端活塞市场被国外技术封锁,严重依赖进口。我们从浇筑工艺向锻造工艺转型的过程中没少遇到‘白眼’。”山东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张文说,当时不少国外厂家得知中国企业想要合作,纷纷拒绝,企业一度面临重重封锁。
既然学不来,那就自己摸索。振挺精工投入700万元资金,组建20多人的研发队伍,在3年中历经上千次试验,最终成功突破锻造活塞的成型技术难题,企业制造工艺得到完善,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如今,山东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锻造活塞工艺领军者,逐步实现年生产各类活塞及配套件7000余万套,国内市场覆盖率超75%,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技术突围的同时,政府主动靠上服务也为企业发展雪中送炭。振挺精工活塞的老厂房是10层复式结构,每天上百万套产品需要在原料、铸造、质检等环节流转,厂区仅有的2部货梯难以承载如此密集的运输需求,物料积压、工序卡顿成了常态。除此之外,随着活塞产能提升,企业计划引入的航吊、一体化铸造机等大型设备,因老厂房层高不足、承重有限而无法安装。
对此,当地政府很快将振挺精工的搬迁扩能升级需求列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清单。一支由财政、国土、经贸等部门骨干组成的工作专班将贷款申请、地块申请、图审报建等企业需求悉数对接。在政府一系列定向“滴灌”、靶向纾困的硬核措施支撑下,企业新厂区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在宁阳,当地产业升级不仅有传统领域的技术攻坚,更有新赛道上的精准发力。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条高频焊接工艺电池壳体生产线,月产能突破300万套;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国内首套固定床加氢工艺和先进的连续硝化反应技术,解决了生产成本高、周期长、产量制约等问题,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眼下,当地政府正与企业规划建设低空动力产业园,依托头部企业和本地完善的细分市场,努力打造百亿级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集群。宁阳县工业推进办产业服务一组(数字经济)副组长张昂说:“我们还规划了后续项目,计划招引无人机下游制造、研发培训等相关企业,力争形成园区闭环生态。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营收50亿元。”
小小活塞叩开高端制造之门,精密壳体抢占新能源赛道先机,绿色农药重塑传统产业价值,这些生长在宁阳的“智造”成果,不仅承载着企业突围的坚韧使命,更撑起县域产业升级的坚实脊梁。当地龙头企业正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突围,带动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集群生态也日益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