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希翔
连日阴雨,严重威胁秋粮归仓。关键时刻,桓台县遍布乡村的粮食烘干点开足马力,成为守住秋收成果的“最佳防线”。
10月10日上午,桓台县果里镇,致丰农业合作社高大的烘干塔昼夜不停地轰鸣着,将潮湿的玉米转化为干燥安全的粮食。“今年收下的玉米每亩能卖一千四五百元,这一阵连着下雨,心都揪紧了。”正在烘干粮食的种粮大户崔飞说。他种的400亩玉米已经抢收完毕,却因连续雨天无法晾晒,面临霉变风险。“幸好合作社能烘干,帮我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眼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日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紧急公布全省烘干服务点信息,其中桓台县27处服务点、43台烘干机械全线启动,日烘干能力达4689吨。致丰农业合作社社长陈海峰介绍,现在收获的玉米棒槌湿度很大,如何脱粒成为难题。他们创新采用籽粒收割机进行脱粒,仅用4天便完成了1000多亩地的湿玉米棒槌加工任务。目前,该合作社已腾出1万吨库容,确保粮食烘干后即时入库。
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阴雨天气仍将持续。桓台县农业农村部门提醒,有烘干条件的种植主体可在雨停后使用履带式机械抢收玉米并及时烘干;无烘干条件的,则需抓住雨停间隙抢收晾晒。针对可能推迟的秋种,建议坚持“播期服从于墒情和整地质量”,对晚播小麦可通过“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等技术措施,确保培育冬前壮苗。
目前,桓台县各烘干服务点均已满负荷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