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高城镇窦张村党支部书记窦春亮,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身高不足一米四,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坚守了18年。近日,他荣登“淄博好人榜”,如一束微光,照亮了乡村发展的道路。
11月18日,窦张村村委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一角。窦春亮正专注地整理着村民诉求笔记——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急难愁盼,每一条都标注着走访日期和跟进进度。这个习惯,他保持了整整十八年。
2007年,窦春亮当选为窦张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村民“想致富、盼发展”的迫切愿望,他不顾腿脚不便,拄着拐杖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每户的实际困难。为了破解村集体增收难题,他牵头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村内土地和人力资源,搭建起“集体+村民”的共同发展平台。
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从种植技术指导到销售渠道拓展,窦春亮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合作社不仅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入,更带动村民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让大家圆了“致富梦”。
在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方面,窦春亮同样冲锋在前。面对村内沟渠多年淤积、排水不畅的问题,他组织村民开展清淤疏浚。尽管身体不便,他仍坚持和村民们一起下到沟渠,挥动铁锹清理淤泥。经过共同努力,沟渠终于畅通无阻,彻底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
为了让党员群众有更好的议事交流场所,窦春亮积极推动新建村委办公室;考虑到村民夜间出行安全,他多方协调更新全村路灯。村民们感慨道:“这灯不仅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更温暖了大家的心。”
如今,窦春亮依然奋斗不止。他敏锐地把握林下经济发展机遇,带领村民探索多元林下种植模式。为了找到适合本地种植的作物,他查阅资料、外出考察,组织村民开展试验种植。
“乡村振兴不能总守着老路子,要敢闯敢试,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窦春亮朴实的话语中透着坚定。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逐渐掌握了林下种植技巧,林下经济初见成效。
从2007年至今,窦春亮用实干诠释着“淄博好人”的精神内涵。身体的残疾从未成为他服务群众的阻碍,反而让他更懂得村民的难处,更有拼搏发展的劲头。他不仅是高青县残疾人“自强不息、反哺社会”的典范,也生动体现了高青县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扎实成效。
在窦春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受到鼓舞,勇敢追求梦想,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在担当中照亮他人。
(全媒体记者刘永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