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蟾蜍变身“金疙瘩”

2025-11-26 08:28:0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袁丽丽

  说起养殖业,很多人都会想到养猪、养牛、养羊等,但很少有人听说过养蟾蜍。11月22日,记者走进潍城区望留街道柴家村农盛蟾蜍养殖合作社,看“90后”新农人刘坤是如何通过养殖蟾蜍增收致富的。

  在农盛蟾蜍养殖合作社的一处越冬棚内,记者看到,成千上万只蟾蜍正在快乐地觅食。“我们现在引进的品种是中华大蟾蜍,养殖规模是80亩,共200万只左右,这一只只蟾蜍3月份投放幼苗,9月份出栏,投资小、收益高、见效快,年可实现经济效益约400万元。”刘坤脸上洋溢着笑容。

  “蟾蜍养殖在江苏连云港等地发展较早,但在潍坊还属于新兴的养殖产业。农盛蟾蜍养殖合作社采用蟾蜍养殖与大豆、油葵混种套养模式,以种带养、以养促种,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刘坤介绍,“别看蟾蜍长相不好看,却浑身是宝,蟾蜍出栏之后,我们首先是取酥,作去皮处理,制成蟾皮。不去皮的就做成蟾干,直接去除内脏之后晒成干,整体可以入药,市场需求量很大。”

  “蟾蜍的经济价值很高,提取的蟾酥、蟾皮、蟾衣等,均可用于生物制药。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淡黄色浆液,经加工后可制成蟾酥,其性温、味辛,有解毒、消肿、强心、止痛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明显。很多急救或常用中成药都以蟾酥为原料,麝香保心丸、六神丸等常见中成药的原材料成分之一就是蟾酥。”刘坤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认准的路就要走下去,我们决心把蟾蜍养殖业做好做强,希望能为乡亲们探索出一条新的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莒县桑园镇提升“三资”监管质效
 
0
 
 
 
 
推荐资讯
鸡蛋变“金蛋” 孵出致富路
鸡蛋变“金蛋” 孵出致
金乡县市场监管局开展2025年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金乡县市场监管局开展
济枣高铁施工有序推进
济枣高铁施工有序推进
辖区孩子上下学有专人接送
辖区孩子上下学有专人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