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琨 实习生 王雅琪
危急时刻,毫不犹豫营救溺水孩子——这一瞬间的选择,只因生命的可贵;果敢的义举,源于善念的积淀。于他而言,善行义举早已不是偶尔为之的善念闪现,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坚定信念。就职于鱼台县人民医院的丁建军,用一次次毫不犹豫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在市游泳馆内,丁建军像往常一样练习游泳。他注意到泳池里有一名八九岁的男孩正独自游泳。通过简单交谈,他得知男孩的母亲在馆外等候。望着水深2.2米的泳池,再看看身高1.3米左右的孩子,丁建军心里不禁涌起一丝担忧。此后他在练习的同时,默默留意着男孩的一举一动。
突然,丁建军发现原本还在泳池里游动的男孩消失不见了。他环顾四周,唯有男孩刚刚所处的深水区泛起一圈圈波纹。“出事了!”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心急如焚的丁建军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朝着深水区游去。抵达事发处,他深吸一口气扎进水里,拼尽全力抱住孩子的腰,将其往水面上拖拽,让孩子的头露出水面后,奋力朝着浅水区游去。深水区水温偏低,加上男孩近90斤的体重,每游一米,丁建军都倍感吃力。游了近20米,快到池边时他已体力不支,好在周围热心人纷纷伸出援手,大家齐心协力将孩子托举上岸。
上岸后,丁建军顾不上身体的疲惫与酸痛,立刻俯下身查看,孩子已无自主呼吸迹象,他呼喊着疏散围观人群,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大约3分钟后,男孩终于有了反应,吐出一摊水,睁开了眼睛。这时,丁建军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直到此时,丁建军才感觉到浑身酸痛难忍。众人这才发现,他的膝盖处有伤口,鲜血正慢慢渗出。面对大家的关心、称赞以及男孩母亲的连声感谢,丁建军只是摆摆手说自己没事,反复叮嘱护理注意事项后,便默默离开了。
“当时一心只想着救人,别的啥都顾不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丁建军虽然后怕,但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妻子深知他的善念,理解他的善良,只是心疼地叮嘱他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丁建军的心中,扶危救难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2016年,他在济宁医学院进修时,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开支,经济并不宽裕。当得知一位青年医师身患罕见病、治疗费用高昂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捐出1000元。同年11月,他在路上偶遇两位七旬老人因寻找儿子遗失钱财,挨饿受冻,满脸无助。丁建军见状,自掏腰包请老人吃了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还陪着老人等待,直到警察将老人安全接走。还有一次,在送女儿上学途中,他看到一位蹬三轮车的老大爷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他没有丝毫纠结“扶不扶”,果断上前将老人扶起,仔细检查他的身体状况,联系上家属后才放心离开。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丁建军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加入鱼台县卫健局“健康卫士”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参与社区义诊等活动70次,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参加工作14年来,丁建军放弃了众多节假日休息时间,一心扑在帮扶基层医疗事业上。他经常前往鱼台县张黄镇卫生院,开展基本诊疗、健康教育、医技培训等业务指导工作,累计达200余次,帮助上转病人600余人次。他还始终牵挂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坚持为他们上门义诊,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从校园到工作岗位,丁建军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成长为鱼台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济宁市学雷锋最美志愿者、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一路走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善良与担当,将温暖与力量融入每一次的善举之中,成为身边人学习的榜样,也激励着更多人在向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