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兆霞
在日照,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孤困儿童素昧平生,却以超越血缘的深情,给予孩子们亲人般的关怀。这份爱如灯塔般长明,穿透命运的阴霾,让520个曾在黑暗中徘徊的孩子,触摸到光,看清了路。他们,就是日照灯塔孤困儿童志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的志愿者。
2021年6月26日,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将帮扶镜头对准4-14岁的特殊群体:孤儿、事实孤儿、精神障碍家庭儿童、服刑人员家庭儿童以及大病患者家庭儿童;2022年1月,服务中心党支部成立,为这座灯塔装上了“强光灯”;2024年10月12日,在市、区妇联指导和支持下,日照市首个志愿服务组织妇联成立,帮扶孤困儿童事业注入更多“她力量”。
服务中心的帮扶工作扎实且多元。1600名志愿者深入55个乡镇村居,摸排走访5500多次,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累计开展2680多次送温暖活动,精心组织2500余场冬令营、夏令营、游学等集体活动,举办800多期“幸福家园”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生活与社交技能。志愿者还为帮扶家庭大扫除2600多次,陪伴孩子超60000小时,行程累计达55.8万公里。
定期的外出游学更为孩子们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从2023年至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前往北京、青岛、淄博等地参加文化艺术营,让孩子们在长城上感受历史的厚重,在青岛体验艺术的魅力,在淄博感受文化的熏陶。今年暑假,孩子们满心期待在泰安攀登泰山,汲取奋进的力量。
帮扶的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特殊而棘手的案例,但志愿者们从未因此退缩或放弃。日照市检察院推送过一个特殊家庭:父母服刑,老大本应踏入初中校园,却因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休学在家。爷爷感觉生活无望,到镇政府寻求帮助。服务中心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帮助这个家庭。最终,他们确定帮扶措施:把爷爷送到养老院,让他能够衣食无忧,安享晚年;妥善安置两个弟弟,帮助哥哥联系技校。
在志愿者们真心实意帮扶下,孩子们如同破茧的蝴蝶,发生了令人惊叹的蜕变。
小凯,曾是一个辍学在家、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孩子。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50多次与学校沟通协调,耐心与小凯谈心交流,终于为他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让他重返校园。经过志愿者3年如一日的陪伴与鼓励,如今小凯已顺利毕业,并在岚山区消防大队找到了工作。他还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中,成为服务中心幸福少年团队的负责人,策划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将曾经从志愿者那里收获的爱与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为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贴心、最有效的帮助,服务中心创新“五步闭环”法,从网格摸排到司法兜底,从心理重建到技能培训,从小组帮扶到“一对一”精准帮扶,构建起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体系,确保每一个风险点都能被逐一排查解决。
服务中心1600名志愿者以爱为灯芯,通过长期“一对一”结对,扶心、扶志、扶智、扶技,目前已帮助520个孤困孩子驱散成长阴霾,让希望的星火在他们眼中重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