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在定陶区天中街道玉皇庙村的山东诺豪电气有限公司车间内,线束组件在流水线上次第成形,负责人代鹏正指导工人组装一种圆环线束。“这是发往青岛海尔的冰箱压缩机专用接地线。”39岁的代鹏熟悉每一根线缆的去向,眼神中透着笃定。
多年前,代鹏在青岛打工,积累下扎实的行业经验。然而,城市漂泊并未带来安稳,职业发展的瓶颈如阴影般笼罩。2021年,家乡新建了创业车间,基础设施齐全、政策扶持到位,这一切利好,宛如春风拂面,彻底点燃了他内心返乡创业的星火。
创业并非坦途。初期,创业所需资金压力如山,人才招募屡屡碰壁,工艺精度问题不断困扰生产。此时,天中街道领导及时伸出援手,为他争取低息贷款政策帮扶,区里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场招聘会填补了用工缺口,应急管理部门更是提前巡查厂房安全,在暴雨来临前加固屋顶、检修电路。细致入微的护航,让代鹏站稳了脚跟。
如今,走进山东诺豪电气有限公司车间,多条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工人们指尖翻飞,将细密的铜线精准缠绕成型。这种接地线工艺需要大量人工操作,难以完全自动化,为留守乡村的乡亲们打开了就业大门。
检验区的谢桂香是首批员工,她手法娴熟地完成检测流程后感慨道:“守着家,顾着老小,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再不用背井离乡讨生活了。”
目前,代鹏已为村民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产品更是成功嵌入海尔等家电巨头供应链。2024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乡村车间释放的能量令人惊叹。
从普通打工者到家乡创新创业带头人,代鹏脚下的路印证了乡土同样能成为梦想生长的热土。谈及未来,代鹏目标明确:“我要开拓智能家电、新能源领域订单,把产品质量做得更精,让车间再添30个就业岗位,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挣钱,把日子过好。”
通讯员 刘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