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为“草根明星”搭建追梦舞台

2025-08-01 16:13:43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李倩

  “新时代,谱新篇,以沟带路修方田”“说俺村,留信南,村庄历史上千年”……黄河水奔腾不息,一场场由群众唱主角的文化盛宴在高青县火热上演。

  入夏以来,高青县精心策划了“黄河明珠 幸福高青”全民才艺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累计超过600场次。从试点探索到全域开花,高青县用艺术的形式,编织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

  乡村舞台上,最动人的是“烟火气”与“乡土味”。在黑里寨镇西段管区展演现场,村民们抱着圆滚滚的西瓜、举着红彤彤的苹果、捧着金灿灿的玉米走上舞台。这幕“行走的丰收图鉴”,承载着乡亲们用质朴乡音传递的故土深情。“咱村的铝合金加工厂,能把铝材变成‘金疙瘩’!”乡村带头人的“招商走秀”令人动容,一步一顿间,尽显产业兴旺的底气与乡村发展的朝气。

  “自家种的瓜果蔬菜也能‘走秀’!这场面,比过年还热闹。”一位村民感慨道。乡村才艺盛会,舞台真正属于群众。田间劳作的村民、高龄长者、稚嫩孩童、返乡青年……人人登台,个个精彩。后台上,村民们互相整理服装、切磋动作;舞台下,邻村乡亲结伴而来,交流产业经验、分享生活见闻。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深度参与。在高城镇十里安村“村晚”现场,华灯与星光交相辉映,晚会节目紧扣乡土文化,聚焦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小戏小剧、歌曲、广场舞、三句半、小品等轮番上演,村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演形式,讲述着身边发生的真实变化。从红白喜事如何简办新办、抵制天价彩礼的共识如何形成,到村庄环境如何改善提升,这些源于生活的节目,让“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的理念在笑声中深入人心,更让村规民约从文字变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乡土文化焕发新生。在花沟镇花龙村“村晚”舞台上,舞龙表演点燃村民热情,金龙腾跃与彩绸飞扬交织,是农耕文明里对丰收的祈愿;木板大鼓《姜太公卖面》用浑厚唱腔演绎千古传奇,简板轻敲间,老手艺在年轻观众的掌声里活了过来;快板书《哪吒闹海》则以明快节奏赋予神话故事新表达,传统曲艺与当代审美碰撞出奇妙火花……

  从政府搭台到群众唱戏,高青县探索构建了一套可持续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政府倡导、专业指导、村民主导”的模式,让每一个村庄都培育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安澜大舞台”“乡土才艺秀场”“千乘戏苑”三大主题平台,元宵节扮玩、丰收节汇演等特色活动,共同织就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特色、村村有亮点”的常态化格局。此外,“村海选、镇大赛、县决赛”的选拔机制,为田间地头的“草根明星”搭建了追梦舞台。“媒体+网络”的传播矩阵,更让“一村办晚、全县围观、全网可见”成为现实。

  黄河岸畔的歌声还在继续,这些扎根泥土的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抒发情感的舞台,更是乡村治理的“润滑剂”、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未来,这些发自内心的歌声与舞步,必将成为最动人的旋律,让幸福高青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看见。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上门服务暖人心,养老院内解难题
 
0
 
 
 
 
推荐资讯
身残志坚 逐光前行
身残志坚 逐光前行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
昌邑:村村连“片”共建和美乡村
昌邑:村村连“片”共
高密割花
高密割花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