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魏先萍 赵增彤 文/图
焊花与晚霞共舞,机床与蝉鸣交响。盛夏,走进临朐辛寨街道,智能化生产线的蓝光闪烁着创新锋芒,立体厂房的钢架托举着集约智慧……“创新”的锐气与“图强”的韧劲在此碰撞激荡,正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走进山东洋林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三十余台设备正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年产能达10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生产订单产品。
作为专注于氟碳铝单板、氟碳喷涂及各类材料表面处理的专业加工企业,洋林建材正通过产能升级与技术迭代,在高端铝单板领域加速崛起。近年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原有车间的产能早已跟不上市场需求。关键时刻,辛寨街道主动靠前服务,全程协助解决融资、用地、建设等难题,不仅推动企业顺利完成厂区搬迁扩能,更助力二期项目于今年4月顺利启动。目前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竣工,预计8月正式投产,届时企业产能将实现跨越式提升。据了解,洋林建材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全套先进设备的强势加持,不仅让产品精密度与生产可控性实现质的飞跃,更使成品质量稳居国内铝单板行业先进水平。这为企业叩开高端市场大门、承接大型高品质幕墙项目,乃至对标国内超大型铝板企业搭建了坚实平台。
走进潍坊赫恩特建材的三层厂房,一场“空间魔术”正在上演——22亩土地上,年加工2万吨金属护栏的全智能生产线正以秒为单位刷新着效率纪录。
“这栋楼抵得上70亩地用。”项目负责人的声音里满是自豪。车间内藏乾坤,容纳了金属栅栏生产链条:一楼主要为金属栅栏焊接生产线和铝合金配件生产区、二楼为行业内最先进的自动喷涂生产线、三楼为原材料及配件存储区。该项目是目前辛寨最大的单体车间,更是全县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企业向空间要效益的“活教材”。
这条全国最先进的智能产线藏着不少“黑科技”:数控切割误差不超发丝粗细,自动化冲压效率大幅提升,最亮眼的是全自动涂装区——护栏经清洗后自动进喷涂舱,烘干后入固化炉硫化,出来就是成品。“参数调好全自动化,出问题会自动报警。”企业负责人指着控制面板说,“环保达标了,品质上去了,产能比原来翻了一倍。”
过硬品质让产品叩开国际市场,如今企业订单主要出口澳大利亚,客户认可度持续攀升。这家2018年成立的出口型企业,用扩能项目交出亮眼答卷:亩均产值达1100万元,全部达产后年营收将破2.5亿元。
从土地里“长”出的智能效益,正为辛寨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