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宋艳蕊 报道
本报德州讯 日前,在德州天衢新区赵虎镇马庄村福耘德水果种植家庭农场,饱满的无花果挂满枝头,不少游客在园子里走动,采摘带着露水的果实。
这片“甜蜜果园”的掌舵人,是38岁的返乡青年于聪。2021年,于聪怀揣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的自信,回到家乡投身无花果种植事业。如今,他的农场果园已扩展到近200亩规模。“你看这果子,个顶个饱满!”于聪随手摘下一颗,“现在亩产稳稳超过1700公斤,光鲜果每亩就能带来2万多元收入。”
为了种出高品质的无花果,于聪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绿色秘籍”:不用除草剂,全靠人工除草;舍弃机械修枝,凭经验修剪出最适合结果的枝型。这份执拗换来了回报——他们的无花果果皮鲜亮、果肉香甜,不仅在本地市场受青睐,京津冀客商也争相订购,成了马庄村响当当的特色招牌。
在果园深处的加工车间里,清洗池里无花果不停翻滚,洗好的果子被切片机旋切成均匀的果片,然后被送入烘干房蜕变为香甜的果干;另一边的发酵罐里,紫红色的果浆正酝酿着醇厚的酒香。从枝头鲜货到深加工产品,农场已形成“种植、采摘、销售、加工”完整的产业链。这里的无花果有波姬红、金傲芬等多个品种,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无花果采摘游也成了赵虎镇乡村旅游的新热点。“打算再上一条果汁生产线,将无花果的香甜装进瓶子里!”于聪表示,“还要把线上销售做起来,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家乡的机会,回来一起干!”
产业旺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福耘德水果种植家庭农场里,30多位长期务工的村民忙着无花果疏果、采摘等工作,加工车间里10多名工人专注地包装产品,人均每月能挣3000多元。
“无花果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好抓手。”赵虎镇党委书记张金宝介绍,镇上正以果园为核心,打造集采摘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带,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宋艳蕊 报道
本报德州讯 日前,在德州天衢新区赵虎镇马庄村福耘德水果种植家庭农场,饱满的无花果挂满枝头,不少游客在园子里走动,采摘带着露水的果实。
这片“甜蜜果园”的掌舵人,是38岁的返乡青年于聪。2021年,于聪怀揣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的自信,回到家乡投身无花果种植事业。如今,他的农场果园已扩展到近200亩规模。“你看这果子,个顶个饱满!”于聪随手摘下一颗,“现在亩产稳稳超过1700公斤,光鲜果每亩就能带来2万多元收入。”
为了种出高品质的无花果,于聪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绿色秘籍”:不用除草剂,全靠人工除草;舍弃机械修枝,凭经验修剪出最适合结果的枝型。这份执拗换来了回报——他们的无花果果皮鲜亮、果肉香甜,不仅在本地市场受青睐,京津冀客商也争相订购,成了马庄村响当当的特色招牌。
在果园深处的加工车间里,清洗池里无花果不停翻滚,洗好的果子被切片机旋切成均匀的果片,然后被送入烘干房蜕变为香甜的果干;另一边的发酵罐里,紫红色的果浆正酝酿着醇厚的酒香。从枝头鲜货到深加工产品,农场已形成“种植、采摘、销售、加工”完整的产业链。这里的无花果有波姬红、金傲芬等多个品种,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无花果采摘游也成了赵虎镇乡村旅游的新热点。“打算再上一条果汁生产线,将无花果的香甜装进瓶子里!”于聪表示,“还要把线上销售做起来,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家乡的机会,回来一起干!”
产业旺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福耘德水果种植家庭农场里,30多位长期务工的村民忙着无花果疏果、采摘等工作,加工车间里10多名工人专注地包装产品,人均每月能挣3000多元。
“无花果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好抓手。”赵虎镇党委书记张金宝介绍,镇上正以果园为核心,打造集采摘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带,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var tagSpa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text');
var ss = tagSpan.innerHTML;
ss = ss.replace(/ /g, "").replace(/ /g,
"").replace(//g,
"").replace(/<\/SPAN>/g, "");
tagSpan.innerHTML = 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