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汉功 王隆基)一处处闲置场所悄然变身,一碗碗热乎饭菜暖心暖胃。近日,东明县小井镇东五营村的幸福食堂正式开业,原本闲置的场所如今成为村里老人每日相聚的“暖心灶”,既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难题,更串起了乡村养老的幸福图景。
近日中午,东五营村幸福食堂内饭香四溢,150多位老人早早坐在餐桌前,期待着开业第一餐。土豆炖肉、素炒豆芽、西红柿鸡蛋汤,再配上松软的馒头,厨师忙碌地为大家分餐,老人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场面温馨融洽。
“平时俺老两口吃饭总是凑合,现在出了家门走几分钟,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了!”村民胡广银笑着说,“凉菜热菜都有,吃得特别舒心。”
这座食堂不同于普通的餐饮场所,它是由旧校舍和村集体用房改造而成的,针对75岁以上老年人的用餐需求,采取“镇统筹、村落实、社会帮”的运营机制,根据不同年龄段,每餐仅象征性收取1元至3元费用,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贯通。
据山东国投公司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于振锋介绍,幸福食堂重点关照的是五保户、低保户和独居老人群体。“他们吃饭难,缺乏活动场所。我们希望通过中午这顿两菜一汤,让老人吃得干净、吃得规律,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难题。”
目前,东五营村已有近200名老人成为首批受益者。食堂不仅提供了便利的用餐服务,更成为老人社交互动的新场所,进一步促进了邻里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