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玉米地里种出“幸福甜”

2025-09-04 07:56:54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海洋

  初秋的诸城市相州镇,风里裹着的麦香刚散,又飘来玉米苗的清新。沿着田埂往里走,金叶社区300余亩的鲜食玉米田里,嫩绿的株苗长势喜人,这是相州镇携手北京德信公司打造的“科技+订单”农业新样板,更是当地探索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这‘美珍208’跟咱以前种的玉米不一样,咬着脆,嚼着甜,连这玉米叶都是甜的。”种植户王志超蹲在田埂上,随手掰下一片玉米叶放进了嘴里。他粗糙的手掌上还沾着泥土,指甲缝里嵌着新鲜的草绿,“咱这种的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发的‘明星种’,单穗就有半斤重。”

  王志超嘴里说的“美珍208”,是这片玉米田的“宝贝疙瘩”。正拿着测土仪在田里取样的北京德信公司技术员,指着土壤里的传感器跟记者解释:“这个品种是已经通过11个省份审引备案的,在相州试种时就表现突出。”他掏出手机翻出检测报告,“你看,籽粒还原糖2.6%、蔗糖3.8%,糖度能到20度,比普通甜玉米高3度还多。更关键的是,它含叶黄素和多种维生素,升糖系数只有糯玉米的一半。现在北京的超市里,这种‘健康甜玉米’一个卖3块多,比普通玉米贵一倍!”

  “去年10月,村里说要流转土地种鲜食玉米,还签下订单直供北京,我第一天就报了名!”王志超说,“以前种小麦玉米,一亩地一年也就赚千把块,还得自己找销路。现在好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先拿租金,我再到地里打工挣工资。最省心的是,玉米刚下种,北京的订单就来了,根本不愁卖!”

  “咱这‘党组织+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就是把零散土地‘攥成拳’。”孙田子网格负责人张术军说,“去年孙田子网格1000多亩地,10天就完成了流转。今年金叶社区这300亩,是跟北京德信公司合作的新样板,下一步还要扩种,让更多农户跟着受益。”

  鲜食玉米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相州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近年来,相州镇通过持续提升土地规模化经营成果,形成了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连农户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路径。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今年,相州镇规划升级打造“穗重粮丰·金梧家园”乡村振兴片区,将进一步扩大鲜食玉米等特色作物种植规模,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的片区化发展模式,不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更种出了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甜”。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药香飘田野 富民促振兴
下一篇:“菏泽大哥”纵身跃海救人获表彰
 
0
 
 
 
 
推荐资讯
海阳小米开镰收割
海阳小米开镰收割
莱西:低空经济“起飞”
莱西:低空经济“起飞
千亩园区助力!沂源这里预计年销售额百余万!
千亩园区助力!沂源这
携手相濡以沫幸福岁月长留
携手相濡以沫幸福岁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