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莉 通讯员 夏丽萍 报道
本报威海讯 “以前每逢假期,最发愁的就是孩子的去处问题。今年有了工会的免费托管班,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暑假期间,威海职工李文润就把儿子送到了家附近的工会爱心托管班。在这里,有专职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精心定制的暑期课程,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度过了一个安全而有意义的暑假。
今年暑假,威海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聚焦职工子女看护难题,创新推出“三类阵地、三种模式、三项内容”相结合的“3+3+3”服务模式,推动托管服务提质扩面,从“有”到“优”,全市累计开办托管班161个,服务职工子女5173人,形成“孩子开心、职工安心”的良好局面。
威海市总工会积极整合各类场地资源,筑牢“三类阵地”,构建起“工会自建、社区协同、企业补充”的三级托管矩阵。依托各级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等自有场所,打造标准化托管教室,统一配备课桌椅、图书角及安全监控设备,有效缓解了周边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看护压力;拓展镇街社区阵地功能,利用公共空间设立临时托管班,灵活开展假期托管服务;推动企业园区利用自有会议室、活动室等场所,开办“微型托管班”“爱心托管角”等内部托管服务。
在完善托管服务体系方面,威海市总工会创新“三种模式”,探索多元化办班路径。针对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提供业务指导与资源对接,支持其根据自身需求,自主为职工子女开办定制化、特色化托管班;联合教育局等多方力量,整合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根据企业需求“送课入企”,为职工子女量身打造“科技夏令营”“非遗传承班”等公益托管项目;遴选具备资质的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引入专业机构为基层工会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托管服务。
为切实提升托管服务品质,威海市总工会坚持需求导向,做优“三项内容”。创新“托管+职业体验”模式,增强职工子女职业体验;创新“托管+素质拓展”模式,在辅导作业的基础上,开设计算机编程、无人机操作、书法训练等多样化兴趣课程,全面促进职工子女综合素质提升;创新“托管+精准关爱”模式,重点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在快递网点、外卖驿站周边设立“爱心托管点”,对122名新就业形态职工子女实行免费托管,并提供弹性接送服务,让职工切身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