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咱们园子里蓝宝石的这个品种已经成熟了,现在正是口感最好的时候。”日前,在山东省宁津县刘营伍乡前商村的葡萄大棚里,种植大户李宝来对着手机镜头展示着晶莹剔透的葡萄串,这位新农人通过电商平台,让自家的4亩蓝宝石葡萄直接对接全国消费者。

“以前靠商贩收购,现在通过直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这里有好葡萄,每天有从网上直接下单的,有直接来果园采摘的,每亩产值到了三万元,收益翻了一番!”李宝来笑着介绍。
同一时间,在刘营伍乡龙潭村,种植户们也穿梭在葡萄架之间,忙着剪葡萄、装箱子、装车,“备战”马上到来的中秋节。果农们小心翼翼地剪下成熟的葡萄,仔细分拣后装入印有“龙潭葡萄”标识的包装箱,再统一搬上货车。
“中秋节快到了,周边县城的商超都来催货,我们得抓紧打包发货,保证大家节前能吃上新鲜葡萄。”种植户张占宽一边打包一边说。
刘营伍乡地处漳卫新河沿岸,肥沃的沙壤土和充足的光照,有着孕育出高品质葡萄的天然优势。全乡800余亩葡萄种植基地分布在龙潭、赵庄、刘旺言、前商等村,龙潭、赵庄、刘旺言村以巨峰、夏黑、玫瑰香等传统品种为主,前商村引进蓝宝石、无核红提等高端品种,每年的八月、九月是葡萄售卖的黄金时期。
过去,刘营伍乡葡萄销售依赖线下收购,价格波动大、利润空间小。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近年来,刘营伍乡结合全县“三万人才大培训”活动,将电商培训纳入重点课程计划,从手机拍摄技巧、产品文案撰写,到直播话术设计、订单售后处理,手把手为果农传授电商运营知识,培养“新农人”主播。如今,像李宝来这样的“新农人”果农主播在刘营伍乡已有50余人,大家在守住线下传统渠道的基础上,纷纷拓展线上销售新路径,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还借助微信朋友圈、社群营销等方式精准触达消费者。
“线下我们对接商超、批发市场,保证稳定销量;线上我们鼓励果农自己带货,打开更多市场,现在线上销售额已经占到全乡葡萄总销售额的三成以上。”刘营伍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李振武介绍。
从“提篮叫卖”到“云端热销”,刘营伍乡的葡萄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小小的葡萄串,不仅串起了农民的增收梦,更串起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来源:宁津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