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小泡菜”解锁“增收密码”

2025-10-23 08:16:36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记者 郑凯 特约记者 纪宗玉 通讯员 田浩

  走进肥城市湖屯镇前兴隆村的泡菜加工车间,一股酸爽的气息扑面而来。生产线上,翠绿的地瓜秧、肥厚的白菜帮等昔日被忽视甚至被废弃的蔬菜“边角料”,正经历一场从“包袱”到“财富”的蜕变。经过清洗、漂烫、腌制等一系列工序,它们变成脆嫩酸爽的泡菜,成为村集体增收的“金枝玉叶”。

  前兴隆村积极探索“村集体+公司”的合作模式,发展泡菜加工产业。村集体利用闲置厂房打造“共富工坊”,收购村民手中的地瓜秧等原料进行加工;合作公司则负责提供种子、技术,并实行保底收购,有效解决了销售难题。这一紧密协作的模式,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约12万元的稳定分红。凭借出口韩国及供应周边地区的稳定渠道,该项目已带动周边5个村庄共同参与地瓜等作物种植,走出一条“立足一村、带动一片”的产业振兴新路径。

  据了解,前兴隆村的泡菜项目成功将低价值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过去,地瓜秧、萝卜叶等副产物多被丢弃或还田,经济价值极低。如今,这些不起眼的“边角料”经过标准化加工,成为备受市场欢迎的泡菜原料。地瓜秧与地瓜一同成为村集体增收的重要来源,显著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收益。

  “我们的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平均每天能产出6吨泡菜。”前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方园介绍,目前加工品类已涵盖白菜、地瓜秧、萝卜叶等,未来还计划扩种紫苏、大耳毛菜等特色品种,真正实现“点叶成金”。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一个月稳稳当当挣2000多元,既不耽误照顾孩子,还能贴补家用!”村民王女士高兴地说。该项目已为50名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农村留守妇女和中年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村民可以很轻松地参与初选、清洗、包装等工序,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每月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小小泡菜,腌渍的不仅是爽口的滋味,更是前兴隆村集体增收的希望和村民红火的日子。这道“致富泡菜”证明:思路一转,普通资源也能变成“金元宝”;模式一新,“家门口”也能建起“增收园”。前兴隆村的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粒种子撑起富农产业
下一篇:戏韵飘香润乡村 送戏下乡暖民心
 
0
 
 
 
 
推荐资讯
小地瓜大作为:特色种植激活乡村振兴
小地瓜大作为:特色种
甘蔗喜丰收 采摘正当时
甘蔗喜丰收 采摘正当时
秋月梨迎丰收 果香满枝富农家
秋月梨迎丰收 果香满枝
云销雨霁海盐田
云销雨霁海盐田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